“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然而,在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楊溪鋪鎮云彩山村原黨支部書記馬德貴眼中的“民”則是村組干部等少數人。近日,他因違規處置向低保對象收取的農村合作醫療款,違規發放和領取津補貼,被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中國紀檢監察報 7月18日)
村干部是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中央在農村經濟工作中的中堅力量。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在農村是否有效運行和貫徹,都要靠村干部腳踏實地的去落實和去推動。可以說,任何一項基層工作少了村干部這一環,就很難高效有效開展。
隨著服務型政府的打造、脫貧攻堅的開展,基層有很多工作需要村干部去親力親為,去推動落地。一方面他們為了群眾的工作“跑斷了腿”,“流盡了汗”,有時還不被群眾理解和認可。另一方面他們不在編、不脫產,大部分村干部還要為了自己的生計開展生產活動。所以基層干部大都工作較為辛苦。鄖陽這名村支書馬德貴顯然是一位很能“關愛”、“心疼”自己班子隊伍的人,他認為“村干部為村里操心,卻沒人為村干部著想”。所以就將低保戶的錢作為班子成員的“辛苦錢”給大家私分了。馬德貴的這一做法不僅違背了黨的宗旨意識,而且將集體利益與個人利益對立了起來,還嚴重傷害了干群關系。
但透過“說實話,我們為村里操心,誰為我們著想”這句令馬德貴“心寒”的“心里話”,為我們如何做好基層村干部管理和預防基層村干部微腐敗提出了新的思考。
筆者認為,預防基層村干部蒼蠅似的小貪腐,要將關心關愛之“手”和反腐倡廉大“棒”并舉才能有效破解。一方面要關愛基層村干部,注重干部素質內在提升。要出臺村干部規范津貼及獎勵辦法,穩步提升村干部工資待遇,提高生活幸福指數。同時對那些基層工作干得好,群眾滿意、上級認可的村干部給予適當表彰,激發基層干部干事創業、帶領群眾發家致富的激情。要開展村干部談心談話及能力培訓提升工作,讓基層村干部實實在在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和關懷。另一方面要大力將黨風廉政建設和警示教育開展到基層末端,讓村干部牢記黨的紀律和黨的規定,發揚奉獻精神,干干凈凈為基層群眾辦事。要加大反腐倡廉力度,嚴格工作考核,對那些危害群眾利益、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少數派”村干部堅決予以處理和肅清。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