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日報》報道,河南省周口市健全監督機制,規范基層干部用權,給各級干部尤其是基層干部的權力劃出邊界,通過“四化三查”著力治理群眾身邊“微腐敗”,成效顯著,群眾普通歡迎。
以前群眾到政府部門辦事并不太容易。究其原因,主要是個別基層公務員“雁過拔毛”不給錢不辦事。由于各大領域沒有公開辦事制度,基層干部的權力沒有受到制約和監管,干部給不給群眾辦事,全由干部一人說了算。對此,群眾看在眼里痛在心里。
如何才能根治這種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和最大限度地壓縮基層干部的懶政、怠政的空間。河南省周口市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防懲并舉、注重預防的原則,通過健全預防和懲治機制,探索了一條行之有效的辦法。周口市推行職權清單化、用權規范化、監督立體化、問責常態化(“四化”),給干部行使權力安裝上“攝像頭”,使干部不敢腐、不能腐。健全查行政審批和執法是否合規及時、查民生資金撥付是否及時到位、查群眾舉報違規違紀問題(“三查”)體制,給干部崗位履職安裝上“警報器”,有效防止了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發生,群眾痛恨的吃拿卡要等現象得到根本遏制。
“蠹眾而木折,隙大而隙壞”。一些發生在群眾身邊的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看起來不起眼,影響卻極壞,不嚴厲懲處,時間一久,就會失去民心,就有威脅執政基礎的危險。遏制群眾身邊的“微腐敗”,不容懈怠。干部有權有責,失職問責,在履職中才會時刻緊繃一根弦。干部心中有所畏懼,行為才會有所禁止,群眾對正風反腐才會有更多獲得感。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讓群眾好辦事,為群眾辦好事,干部用權規范化,鏟除腐敗現象滋生的土壤,“微腐敗”自然無處藏身。“四化三查”在治理群眾身邊的“微腐敗”上,可謂抓住了關鍵,切中要害,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和推廣性。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劉營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