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負擔輕多了,以前大量時間都花在整材料上。”一位省直單位駐村扶貧干部告訴記者,按照相關考核要求,原來必須填寫多種繁瑣的表格:扶貧手冊、登記表、調查表、信息采集表、幫扶卡……(中國青年網)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地各部門將脫貧攻堅工作作為重要政治任務、重點民生工程以及重大發展問題,近年來,全國各地或多或少都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果,但是,在攻城拔寨的關鍵時期,也暴露出不容忽視的問題,如記者采訪時發現部分扶貧干部存在花錢雇人填表現象,對于這類荒唐現象存在的根本原因我們應該積極反思。
筆者認為,出現“雇人填表”這種荒唐現象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個別村干部思想“懶”。隨著脫貧工作的深入開展,部分扶貧干部對各類表格、冊子等軟件資料存在的意義缺乏理性認識,片面認為填報扶貧相關資料是工作負擔,思想上行動上存在懈怠。其實,數據資料是提取經驗、分析成果的基礎保障,扶貧干部填寫的各類軟件資料是對脫貧攻堅工作開展情況的一個記錄和呈現,通過形成的軟件資料,能及時發現在工作開展以來存在的問題和確定下一步工作方向,為脫貧工作向縱深推進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和決策支持。二是部門未對資料“精簡”要求。相關部門缺乏對各類軟件資料“精而不多”的準確把握,其實扶貧資料不在多,而在于精細有用,在于能夠實現共享,通過“資料減負”不僅可以排除扶貧干部花大量時間埋頭填報各種資料的負擔困惑,又可以資源共享提高效率,讓扶貧干部有更多精力入村入戶,實實在在幫助貧困群眾脫貧。
排除個別村干部懶政,其實“雇人填表”也有可取之處。村社區是我們最基層的支柱力量,工作往往繁瑣復雜,加上編制、人員配置、年輕人較少等硬性問題,工作的擔子可想而知。但如果能合理的運用社會化力量,協助工作,如雇傭村社區里的“領頭人”“活躍分子”進行協助工作,在資料統計、核查、取證等多方面都可節省不少時間,往往事半功倍。
工作就得大膽創新,先吃螃蟹才有機會進步,從“雇人填表”的實際意義來看也是一種創新,讓基層干部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處理其他事情,如果剛開始吃螃蟹就一筆抹倒,那如何創新,如何發展?
(作者單位:四川遂寧市射洪縣縣委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