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娶妻難”正讓不富裕的農民斷子絕孫

[ 作者:孫旭陽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9-27 錄入:吳玲香 ]

一個多月前,老家有個認識的中年男人上吊了。他有兩個兒子,大的26歲,小的24歲,家里卻只有一座樓房,一部汽車。這使得兩個孩子都被耽擱著。

他倒是有點錢,但已經不夠在鎮上買一套20多萬的三居室,所以就在村里到處尋宅基地蓋房。一開始找的是村委。村干部說,現在整個村里20多歲的小伙子,超過一半婚事都沒著落,大家搶宅基地打破頭,誰也不敢給你承許一塊地呀。

逼得沒辦法,他鋌而走險,準備在村邊的玉米地里蓋房。他先是拎著禮物,在村民小組里走老訪舊,征得各家各戶的同意。他也不顧什么輩分了,一句話就掛在嘴邊,“你今兒要是不點頭,我就給你跪下……”很快,他便得到了各家不會鬧事的許可。畢竟,那塊地現在也是他家種著。其他家也有情況類似的,甚至還期待著他能闖關成功,自家也可以去并排蓋房。

據說他也找當官兒的活動好了,大家就看著他平地、劃線、打地基,砌墻,一直到澆筑圈梁,都沒事兒。直到往上摞二層的時候,土管所派來一輛鉤機,三下五去兒便將工地搞成一堆廢墟。那天晚上,他就尋了短見。

對于年過半百的農民來說,沒有比娶兒媳婦更重要的事兒了。為了能盡快抱到孫子,他們愿意付出任何代價。沒人去追問傳宗接代究竟價值何在,存續基因本身便具備不可辯駁的權威。

今年春節在老家,我還遇到過一位42歲的中年婦女,在春節那半月,每天督促20歲的兒子起早發動比亞迪轎車,拉著她到處約訪親戚朋友,唯一話題就是說媒。她兒子有點靦腆,拎著車鑰匙遠遠站著,看著母親跟人談笑風生,不時搖頭苦笑。

我笑著問這位焦灼的母親,你家孩子不時剛過二十呢,不至于這么急吧。“我不急不行呀,再過三年,他要是娶不來老婆,我就是有捅破天的本事,也幫不了他了。”她說著,伸出三個指頭,在空中揮舞。

她家條件還不錯,一兒一女,在村里有房有車,縣城里還按揭買了一套兩居室。即便如此,她還是要四面八方打探婚配的消息,只要有1%的可能性,她便開動100%的馬力殺過來。

她告訴一個媒人,“我們家條件咋樣,隨便訪訪問問。還有,我比一般的婆子年輕多了,沒病沒災,活蹦亂跳,一只手抱一個孫娃兒都沒問題……”

是的,農村婚姻市場競爭已經慘烈到,如果準公公婆婆年紀太大,或者有啥病,可能成為未來兒媳的拖累。那么,靠邊站,讓那些公公還有力氣打工,婆婆還能在田地里翻幾個跟頭的家庭先來吧。

家里兒子多了不行,只有一個孩子也不行,因為這意味著在公公婆婆老去之后,養老負擔都壓在兒子兒媳兩人肩上。所以,如果你家不是一兒一女,那最好兩個孩子都很有出息。

今年春節,這位大姐跑了幾十個地方,也沒有為兒子相來合適的對象。她央的那個媒人幫我分析說,這家人雖然有點錢,但主要靠老頭子會手藝,打工賺來的。小孩不是獨立開的店,還沒有證明自己的能力,站到人場里跟個木樁一樣,不會說幾句排場話,嫩得發青。加了女孩的微信,也只會問幾句“你吃飯了沒”,誰會喜歡這樣的人?

他媽媽沒說錯,他大概上只有三四年的時間用來相親。等過了25歲,他的價值就會急劇縮水。農村人沒法理解一個有出息的男孩,到了25歲為啥還沒結婚。在這四年的窗口期里,他必須盡快開一家自己的店,成為老板,練好口才,才能在婚育市場有個更好的排序。

對更習慣埋頭修車的他說,這很可能是個無法完成的任務。他的母親日夜煎熬,也是對兒子的前途并不是足夠確信。要是再拖幾年,他們就只能跟“可不像樣”的窮女孩家做親,或者找一個離異或喪偶的二婚女人。

那位剛屆中年的母親,就一直被想象中的兒子的悲慘結局折磨。“老弟,你在鄭州看有合適的好女,給俺家介紹介紹。說成了,一萬塊辛苦費直接拍給你!”她到處這樣許愿。我相信,只要婚戀平臺管用,她肯定會去給兒子充一個VIP。

根據我的觀察,農村90后男孩娶妻,比80后難,95后的又比90后的難更多。究其原因,在于河南農村抓計生最嚴的,就是1990年代。我老家的每個村莊里,都實行“五戶聯結”,一戶“超生”,五戶都要被罰。強制流產和結扎成為常態之后,生育的男女會出去“躲計劃生育”,留守家里的老人就要被株連。

我讀書的初中,旁邊就是鎮計生辦。有一大間空房的窗戶臨街,我們時常可以看到里面被關著幾個老頭老太。據說,他們要么交罰款,要么把出去躲的人喊回來,才能被釋放。

生女孩成了絕對不劃算的買賣,不但消耗生存資源,更會搶占生育指標。不敢算,那些年農村究竟少生了多少女孩,但在十幾二十年后,體現在相親市場里,那就是男多女少,爭搶慘烈。

中國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男女出生性別比為116.9:100。有5個省的出生人口性別比高達130:100,最高的海南省是136.64:100。按照這個比例,到2020年,中國婚齡男性比女性多出3千萬到4千萬。

考慮到城市人口生育大多數排除了性別選擇,農村的男女性別比將更高。雪上加霜的是,別說那些考上大學的農村女孩,即使同時外出打工,農村女孩也有不少機會跟階層更高的對象結婚,而男孩想娶到學歷和收入超過自己的女人,勢比登天。這就進一步加劇了“有剩男無剩女”的狀況。

在前幾年三四線城市去庫存的大潮中,很多農村家庭紛紛在城里或鄉鎮上按揭買房,以提升兒子在奪妻戰中的競爭力,盡管他們其實并無必要定居縣城。我算了一下,城鎮購房成為標配之后,將娶妻的成本拉升到30萬元以上,這直接淘汰了三分之一以上的家庭。

那些一代農民工的兒子,現在叫二代甚至三代農民工的,小時候幾乎全部都是留守兒童,在空心化的村莊中長大,學習成績普遍還不如父輩。缺少父母的庇佑和家教,他們的認知和交際能力也頗為堪憂。

幾位在老家教書的中學同學告訴我,除了極少數尖子生可以獲得重點關照,大部分農村中小學生的前途,只能稱得上是聽天由命。他們的家長能做到的,就是多賺錢,從小學一年級就塞進寄宿制私立學校。至于村里的學校,早已喪失為村莊造血的能力。

可想而知,在他們進入婚齡之后,女孩還能因為供需關系失衡獲得一些優勢,三成以上的男孩就只能打光棍兒。數千萬青壯年男子沒有家庭,身處性壓抑和絕望中,不能不說是一個需要認真應對的社會問題。

在中國劇烈的階層爭奪中,生于農村,還是男孩,就相當于站在起跑線一百多米后跟人競爭。這也是一場殘酷的基因淘汰賽,有相當一部分人注定絕后。這聽起來很可怕。然而,人為什么一定要結婚生子呢?

中國人的人生,通常都要被結婚生子捆綁消費,既荒唐又可悲。在以往,“養兒防老”或許還可以是一個理由。然而,事實早已證明“養兒防老”并不靠譜,卻還要非結婚生育不可,就只能歸結于中國人對于生殖,存在盲目的崇拜和執念。

在他們學會思考人生之前,就被傳統和父母聯手定義的人生裹挾,作為基因傳承鏈上的一環被消耗。跟貧困比,這是農村人更值得同情的。

也可以說,大部分中國人都難逃這種宿命,區別就在于大家住的房子,用的手機不一樣,僅此而已。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賣杏花(微信公眾號)2017-09-27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天天狠天天天天透在线2020 | 最新国产精品第1页 | 午夜爽爽福利影院 | 一区二区三区四少妇 | 日本成人手机在线天天看片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