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紅燈籠掛起來,舞龍舞獅鬧起來,歡樂鑼鼓敲起來……春節臨近,3日上午,在浙江省紹興市嵊州市甘霖鎮東王村的廣場上,2018年紹興市農村文化禮堂“我們的村晚”活動吸引了來自紹興各地的市民前來捧場。嵊州市委宣傳部文藝科裘雁飛向記者介紹:“這次‘村晚’規模很大,集結了來自紹興6個縣、市(區)的表演隊伍,大都是村民們自編自導自演,被稱為‘我們的村晚’。現場不但有‘非遺’展、送春聯、拍全家福、孝悌文化圖片展,還有各種嵊州美食等。”(2月3日 中國新聞網)
喜見鄉村辦春晚,雖然,“鄉村春晚”在浙江紹興已經有幾個年頭,但是在全國各地的農村里仍然屬于“喜大普奔”的新聞。
曾幾何,鄉村成了“文化的荒漠”:鄉村小學撤并走了,鄉村少了朗朗的讀書聲;鄉村電影院消失了,露天電影也不見了,鄉村除了電視再無別的娛樂活動; “村文化活動中心”從來不見“文化活動”,“農家書屋”淪為“農家藏書屋”……為了破解這種困局,豐富了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各級政府把 “文化下鄉”視為一項重要惠民活動——大張旗鼓地組織演員和大學生或排演戲曲或挖掘當地的非遺文化內容或從城市選調歌舞節目組成文化宣傳團隊,趁春節、元宵、中秋等傳統節日舉辦文化廟會、游園活動、文藝演出、書畫筆會、電影放映、冰雪娛樂、民間花會等文化活動。然而,這送來的城市文化雖然很精彩,卻往往不太“接地氣”,難免會“水土不服”。面對鄉村文化“貧血”的狀況,“輸血式”的“文化下鄉”只能滿足一時熱熱鬧鬧的繁榮景象,并不能為鄉村提供源源不斷的“血液”,即從根本上實現“鄉村文化夢”。
其實,農村有著深厚的文化沃土。中華五千年傳統文化,很多蘊藏在廣大農村,流傳于村民日常生活之中。農村有著取之不盡的藝術源泉,鄉間隱藏著無數熱愛文化、懂得文化的農民——高手在民間。“鄉村春晚”則是對農村傳統文化資源一個整合,對農村文化人才的一次挖掘和培養,意義是非常深遠的。“鄉村春晚”的節目大多由農民自編自導自演,而故事也往往取材于本土本鄉的,演員更是熟悉的鄉里鄉親,群眾的參與率高,觀眾也會感得特別的親切,自然就讓“村晚”有了落地的美好,成為“我們的村晚”。 比起往日里政府組織的“文化下鄉”活動要接地氣、受歡迎得多。這樣,“文化種子”就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農村文化夢”的實現也就有了希望。
當然,“‘村晚’成為新年風俗”只在國內極少地方出現,未能形成規模,影響不大,因此筆者期盼“我們的村晚”能早日星火燎原,成為全國各地的新年風俗。
(作者簡介:林日新,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人,中學高級語文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