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日前召開“蝸牛獎”認定會議,周村區工商局、絲綢路街道人口和計劃生育辦公室、青年路街道二十里鋪村3個單位因存在為民服務不到位、辦事拖沓等問題被全區通報,成為該區首批“蝸牛獎”獲得者。(4月19日 人民日報)
頒發“蝸牛獎”,比發“黃牌”聽起來順耳些,畢竟是個“獎”嘛!近年來,各地對“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懶政現象,都紛紛出臺政策、規定,對這些官場“頑疾”進行徹底根治。之前,某地就搞過“最不受歡迎的機關干部”評選,其原理給“蝸牛獎”同出一轍,只是認定的方式有些不同而已。“蝸牛獎”這一獎項設置和認定,并非草率而成,而是要通過很多綜合性的分析比對,主要給“慢作為”者敲響警鐘,讓他們能夠知恥而后勇,帶著壓力工作,用行動摘掉這個“獎”。
“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呀,一步一步地往上爬……”其實,這“蝸牛”式的干部和那種“最不受歡迎的機關干部”還是存在區別的,其特點就是“慢騰騰”,工作推進不力、履職不到位、承諾不兌現。對這樣的同志,“蝸牛獎”確實也名副其實。一旦被認定了,“獎項”得到了,就更能找到工作中存在的典型問題,反思自己,分析自己,以便來個對癥下藥,從“蝸牛”的慢動作中走出來,以“奮斗”的姿態投入到工作、生活之中。這,就是出臺《2018年度“蝸牛獎”認定辦法》,整治不作為的初衷。
這種“蝸牛獎”,在以往的工作和生活中也是經常有的。從一個人上學讀書起,就一直接受著這種教育,被排在“末位”的,當屬“蝸牛”,自然要接受更多的批評、幫助。為了不傷孩子的自尊心,近年來教育部門曾規定學校不能給學生排名。但在實際操作中,似乎不排名缺少了一種競爭意識,肩上沒了壓力,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上有一定的困難。作為機關干部,倒不像小孩子那樣動輒就傷自尊了。這樣的“蝸牛獎”的確能夠讓黨員干部們頭上多個“緊箍咒”,有助于促進工作的開展。
當然,“蝸牛獎”的認定是否做到公平公正,是否能讓獲獎者心服口服,是監督制度能否起到應有的作用的關鍵。新聞中說,認定小組辦公室專門設置收集問題線索專線電話、電子郵箱和投訴信箱,目的就在于廣納民意,讓“獲獎者”心悅誠服。只有公平公正地認定,才能激發起“獲獎者”干事創業的熱情。
俗話說:“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山東省淄博市周村區的“蝸牛獎”,并不是“一棍子打死人”,而是給予警示和督促。只要去掉了蝸牛那種“慢騰騰”的工作作風,思想認識深刻、整改及時到位,經認定小組核實,這個“獎項”就會被及時“回收”。這樣,就給足了慢作為者改過的機會,方向就把握在自己的手中。這樣的“蝸牛獎”認定和回收制度,只要及時公開,不搞暗箱操作,有問題及時處理,完全可以形成長效的監督機制,給慢作為者揚鞭催馬,奮然前行!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