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6日,荊州市荊州區城南紅光村拆掉了村委會墻上的86塊各類標識牌和制度框,只保留村支部、村委會、村務監督委員會、黨建評星晉級等4塊;該區八嶺山鎮銅嶺村村委會墻上的112塊標識牌和制度框,也正在陸續拆除。(5月7日 荊楚網)
制度上墻,是制度公開的一種方式。規章制度內容只有讓大家所熟悉,才能夠更好地得以執行,促使大家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所以,如今很多單位都實行了制度上墻的措施,有的單位一間辦公室里的三面墻,全被各種制度牌占滿。更有甚者花了幾萬元錢,讓廣告商精心設計裝潢了各種制度牌匾,掛在會議室、各辦公室和走廊過道的墻上,金碧輝煌,非常氣派。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制度上墻的初衷,是為了督促人們切實增強制度意識,嚴格按制度辦事。但現實生活中卻有人認為“制度上墻”這種做法僅僅是簡單地將各種規章制度以看板的形式“掛到墻上”就完了。我想,如果這樣縱使每天從制度前經過,每天學習制度,如果心中沒有制度,那么它不過是張廢紙罷了。很多時候,不一定只有掛在墻上的“可見”制度才是硬性指標,才是必須要遵守的。
其實,在我們的隊伍中,任由制度在墻上掛著,就是不去遵守,不去執行的干部不在少數。為什么制度只有在出過事之后才不是一紙空文?為什么遇到問題很難拿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歸根結底還是個別干部不夠上心。學會用制度約束自我,規范和指導日常工作,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再是簡單地讓“制度上墻”而草草了事,讓制度在心中落地生根,只有這樣,“制度”才能稱之為制度。
綜上,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實,如果不在制度執行上下功夫,反而花大力氣搞形象工程,“制度上墻”不僅會造成浪費,也離初衷越來越遠。說到底,“制度上墻”只會助長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等歪風邪氣,嚴重了還會影響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各級黨員干部需謹記,規章制度不僅寫在紙上、掛在墻上、喊在嘴上,更要鐫刻在頭腦里,落實在行動上。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新橋村)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