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群眾到鎮政府某部門辦事,工作人員不給辦。問及原因時,工作人員回答,不能辦就是不能辦,鎮政府有規定。群眾無奈,便去問鎮政府,鎮政府工作人員回復“這是市里的規定”。后來該群眾打市長電話,終于得到了詳細的答復意見,知道了相關政策,理解了相關原因。(5月15日 人民日報)
辦個事,真不容易。跑部門、跑政府、打市長電話。在長期的訓練下,不少群眾已學會到某些部門辦事的“套路”,雖然不是被要求開“你媽是你媽”的奇葩證明,但詢問之后,得到“選擇性”回答,心中總覺得不是個事。
接待辦事群眾,符合標準、符合程序,該辦就辦,不能辦的就耐心解釋原因,這并不是什么難事。基層工作的苦、基層干部的累,絕大多數群眾能夠理解。“窗口”作為千條線的匯聚地、萬件事的執行者,是面對群眾的“準一線”。“選擇性回答”其實就是一種推諉,一種作風問題。如果服務作風不嚴不實,群眾難題不管不問,政策執行上必然會出現“兩種溫度”:上級的溫度高、決心大、力度大,到了基層溫度層層遞減、力度軟綿無力;政策效果便會產生“兩種感受”:政府部門自我感覺良好,群眾的實際獲得感卻寥寥可數。最終買單的必然是黨群關系,受阻的必然是發展步伐。
更進一步,“選擇性”回答,是當地對“放管服”改革試題,做出的不合格答卷。不難看出,有些部門憂慮“一放就亂、一管就死”。只以考核為標準,有權不愿放、不敢放、也不會放,甚至以“亂”為由進行加碼,增添不必要的程序。缺少服務意識,匱乏服務能力。要么“按兵不動”,用老辦法、走老路子,堅決“照章辦事”,只求穩坐釣魚臺;要么“互扔皮球”,像移交物品一樣,把工作甩給上級或下級,不顧實際,只要求承接,不多做解釋,讓接受者只能互相吐槽。凡此種種,皆是懶政怠政庸政的表現。不找準群眾需要的落腳點,不“把脈”基層問題的癥結,打通“最后一公里”如何實現?
不患無策,只怕無心。敞開真心實意、全心全意為群眾服務的大門、心門,才能防止“門雖設而長關”。進門易只是開始,最終還是要優化流程、明確分工,提高服務水平和辦事能力,講效率、抓落實、求實效。需要認識到,杜絕“選擇性”回答,必須聚焦民生做好加減法,加快優化服務的速度,加深創新管理的認識。減去消極怠工、減去得過且過、減去敷衍塞責。真正把群眾滿不滿意、高不高興、受不受益作為最核心的檢驗標準。把少跑一趟、少等一天作為每一項工作的具體目標。如此,才能讓“事好辦”成趨勢,讓“辦好事”更普遍。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游仙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