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鄉4年后,90后大學生梁洪濤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地瓜王”。他曾經就職央企,看準了地瓜的價值,回到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大板鎮各力格村,整天在田里“摸爬滾打”:育苗,覆膜,打眼,插秧,灌溉……他種出來的紅薯,更適合烤著吃,滿口溢糖,絲軟綿糯。如今28歲的他,致力于帶領村民種地瓜,一起走上致富路。(7月3日《中國青年報》)
這是一則令人欣喜的新聞:90后大學生梁洪濤成了當地頗有名氣的“地瓜王”,產品銷售4個省20多個市。他的成功給知識青年回鄉創業樹立了一根“標桿”,為大學生就業拓寬新路。
提起知識青年回鄉創業,國人的腦海里可能馬上會跳出這么一個理念:學農或學林在農村創業——當“職業農民”可能才有出息,其他專業的除非是當村官、村醫或鄉村教師,否則,那肯定是沒戲的。然而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大板鎮各力格村的90后大學生梁洪濤卻用他的艱難的奮斗歷程為青年回鄉創業譜寫出一曲勵志之歌,為有志把青春奉獻給農村的知識青年以無限的鼓舞。2012年,梁洪濤從沈陽一所工科院校機械設計專業畢業后,進入央企工作,工作做得風生水起,但是“不安分”的他在2014年響應沈阜200萬畝現代農業項目的召喚,回歸家鄉扎根農業,立志用自己所學服務農業發展。
他首先做了一個占地35畝的榛子經濟林,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進行林下種植,他選擇了品質口感的綠色食品紅薯。第一年就做了15畝的紅薯試驗田。他經多方市場調查,土壤測量,環境監測,最終確定了種植、深加工與網銷為一體的立體化經營模式。2014年,梁洪濤注冊了一家薯業專業合作社,集中種植存儲基地位于各力格村,入社社員300戶。他一改傳統的“靠老天爺下雨”,用小壟裸地種植的方式引進了大壟雙行地膜滴灌技術,實現水肥一體化,這樣既能提高土地利用率,又能提高產量和品質,進而提升產值。他還摸索出了一套銷售模式,打通了省內外市場,經濟效益逐年上升。2016年,他注冊了公司,專業從事農作物產加銷一體化服務。2017年合作社種植面積超過1500畝,并被確立為遼寧省千畝紅薯示范種植基地。至此,全村因種植紅薯,整體實現了脫貧。在此基礎上,梁洪濤將甘薯新品種、新技術推廣示范,業務覆蓋4個省20多個市。
時下,正值今年820萬大學生畢業之際,在“就業難”的大語境下,“地瓜王”的創業成功為大學生們樹立了一根標桿,似乎在告訴人們:農村是個廣闊的天地,只要你有能力,有毅力,在那里會大有作為的;農村需要用知識,用科學去開發,知識青年在農村創業同樣會取得成功,“干在鄉村,一樣有奔頭!”
(作者簡介:林日新,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人,中學高級語文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