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痕跡管理成為基層工作的一種流行方式被廣泛運用。通過痕跡管理,工作人員能夠對某一項具體工作任務進行全過程紀實,借助文字、照片甚至視頻等資料留痕,實現任務落實情況在材料層面可還原、可追溯,為督查工作落實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在一定程度上,痕跡管理對工作推進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某種意義上已成為各級組織績效考核的利器。
然而,過于倚重痕跡管理,也使得這種工作方式的重心出現了偏移,背離了以痕跡倒查工作落實、倒逼工作績效的管理設計初衷。在有的地方、有的單位,痕跡管理甚至異化為“痕跡主義”,成為傳統形式主義的變種,呈現出蔓延擴大的趨勢。
循其根源,“痕跡主義”因不科學、不合理的工作督查而滋生,并衍生出林林總總的表現形式。在工作部署環節,有的不管工作大小、任務性質,一律要求工作留痕,要拍攝照片、撰寫簡報、填寫表冊、形成總結等等,一件工作就要求組成幾大卷資料,以備督查迎檢。比如,有的地方一次普通的衛生清掃就要9份檔案資料,著實令人費解。在工作推進環節,有的背離了群眾路線,不是站在如何落實任務、提升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上思考和推進工作,而是從如何讓留痕資料看上去更完美,如何讓自己在接受督查時看上去履職更到位出發,將工作落實的現場變成了秀場,導致工作從一開始就跑偏,成效更是大打折扣。比如,個別干部每到貧困戶家中,就要求貧困戶就到戶工作的事實簽字確認,甚至次次要求和貧困戶擺拍,并沒有從內心深處真正接近群眾、親近群眾,引起了貧困戶及周邊群眾的反感,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在工作督查環節,有的部門習慣于“坐下聽匯報、起身看材料”,更有甚者制定出涵蓋幾十條、幾百項內容的督查清單,按照清單列舉的內容逐一查找印證資料、打卡過關,仿佛材料齊了工作就落實了、材料漂亮了工作就出成績了,使得本該只作為輔助印證的備查資料“喧賓奪主”,進一步助長了“痕跡主義”蔓延勢頭。比如,有的單位工作部署時制定統一的模板,督查時“按圖索驥”,居高臨下挑剔基層工作的不足,查到問題先把績效考核分扣了再說,根本沒有從當地的客觀實際情況出發,被督查單位為了績效考核也只能被動適應,降低了相關工作的科學化水平。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同我們黨的性質宗旨和優良作風格格不入,是我們黨的大敵、人民的大敵”。“痕跡主義”這種形式主義的新變種,其產生不是那一層哪一級的單方面責任,如果放任其蔓延將造成不可估量的嚴重后果。要剎住“痕跡主義”這股歪風,還須拿出釜底抽薪的勇氣,從擯棄不科學、不合理的督查機制出發,進一步建立完善科學的績效考核體系,至上而下、上下結合,以過硬的工作作風、務實的工作舉措、真實的工作成果正本清源、取信于民。對上而言,要更多地開展會議室外的督查,更多地聽聽普通群眾的意見、基層干部的呼聲,將基層組織和干部從痕跡管理的束縛中剝離出來,督查找到問題時更多地橫向考慮,著眼面上工作的推動,思考應對解決的辦法,將督查工具從“扣分神器”轉化為推動工作上檔升位的加速器。對下而言,要樹立求真務實、實干為先的正確導向,主動從“處處留痕”的錯誤思維模式中解脫出來,更多地思考如何將工作單方面推進與發動群眾全面參與相結合,做到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將每一項工作任務轉化成踐行群眾路線的生動實踐,以群眾滿意度的變化來考量工作成敗得失,以群眾獲得感的提升來鑄就基層組織在群眾中的口碑。
(作者單位: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水口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