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痕跡”盛行,基層“減負”刻不容緩

[ 作者:田佳艷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0-10 錄入:吳玲香 ]

“這兩天要下來檢查,資料準備好。”“收到...”基層干部說完收到兩字后,立即將情況匯報給領導,領導立即開會安排相關人員或參與或協助與專職工作人員一起開始了材料準備工作。“這個沒有怎么辦?我們不涉及這個工作啊。”“不行不行,趕快補一個,有印證就可以,貼邊就行。”經過一晚上或者好幾天的連續奮戰,會議室桌面上藍色的文件盒擺放的整整齊齊,大家看著幾十個甚至幾百個文件盒就好像看見自己的孩子語文數學得了雙百一樣的欣慰。

檢查組到了,看看桌面上的資料,一盒一盒打開翻看了起來,“這個怎么沒有照片啊?這個有照片沒有簽字啊,這怎么看得出來你們干了這個工作啊?”檢查組看著這些資料鄒起了眉頭。檢查結束,檢查組提出了一系列的反饋問題,告訴基層,你們要整改,必須整改到位,落實我們的反饋意見。“好的,好的,堅決按照上級指示進行整改。”

這就是基層干部工作中不起眼的一抹常態罷了,文件填不完、材料報不停,基層干部苦不堪言。有的干部慨嘆,考核只看痕跡,工作做得實不實無所謂,材料詳實就好。而這種“痕跡主義”現在更有“升級換代”的意味:不光看筆跡,也要看足跡。工作現場照片留底,說是走訪工作,卻不聊家常、先拍照,不問困難、先找手機信號,看似忙忙碌碌,卻沒有多少時間花在干實事上,甚至有時候光拍照都不行,還得雙方簽字,證明來過。如此一來,基層少了干事泥腿子,卻多了鄉村攝影師、采風者。

“痕跡主義”的盛行就是有的上級單位把“工作留痕”代替監督,當起了“甩手掌柜”,可“千條線”壓到基層,本就繁忙的基層干部,更會“壓力山大”,蜻蜓點水、敷衍了事在所難免。就連現在中央要求的精簡會議和發文,也被大家琢磨出新模式,會議進行套開,一個會議好幾張簽到表,名字都要寫好幾遍,會議記錄得做成專項的,一個會議要寫出好幾份會議記錄,這份是這個單位要求的,那份又是那個單位要求的。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種以“形式主義留痕”應付“形式主義考核”的壞風氣。

群眾還在抱怨辦事經常找不到工作人員,因為他們不是在開會就是拍照去了。這樣下去,政府建立的初衷變了味,人民群眾的支持也會變味的。所以,“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基層早就不堪重負,為他們“減負”刻不容緩,應該讓基層做他們真正應該做的大實事,而不是撲倒在材料的海洋。

(作者地址:攀枝花市西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级欧美字幕一级 | 天天看片国产区 | 日韩高清亚洲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区一视频.区二视频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 | 色老99在线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