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塊300多畝的土地,過去有國土、規劃、林業3張‘身份證’,一旦要變動,你想想要辦多少手續!”7月28日,銀川市郊盈南村,市規劃管理局副局長楊永華頂著烈日,邊走邊對記者說,“多規合一”之后,這一地塊最終確定為“耕地”,“隨著改革深入,一張藍圖覆蓋寧夏全境,無論是規劃部門還是具體的行政單位,都減輕了不少工作量?!保ㄐ氯A網 8月14日)
俗話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然一段時間以來,對于規劃二字有如此調侃:“規劃規劃,紙上畫畫,墻上掛掛,抵不過領導一句話”。當我們打開網頁輸入“規劃腐敗”四個字,你將會看到無數規劃與貪腐相關的案例。是何種原因造成這種規劃的詬病。筆者以為除了一些地方官員把規劃當“兒戲”,用手中的權力指點一二,我行我素的“長官意志”;還往往存在“官商勾結”的“貓膩”。通過自己的權力規劃,假以文字游戲,把權力推上腐敗的餐桌,讓冠冕堂皇的規劃變為權力尋租的“劃歸”?!岸嘁幒弦弧?,權力更為集中,指向更為明確,多個部門減輕工作量,卻為利大于弊,但筆者以為,“多規合一”工作減量當不減“質”。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個預,就是以戰略眼光審視大勢和大局,認清機遇和挑戰,準確分析不利環境和有利條件,從而未雨綢繆,系統謀劃,趨利避害,贏得發展的主動權。事實上,規劃做得是否科學,與定位是否準確、針對性是否強、責任是否明確等有著密切關系。無論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還是簡政放權規范辦事流程;無論是有序實施城市修補、實現有機更新、延續歷史文脈,還是“多規合一”之后,將有爭議之塊最終確定為“耕地”。說到底,都需要定位要準,落實要穩,有一定的“謀遠”,更得有必須的“近憂”。
誠然,地方規劃不是在“一畝三分地”任意妄為,如果規劃打架,三天兩頭朝令夕改,“一本規劃,一張藍圖”淪為紙上談兵。那么,地方發展就難以優勢互補,也會造成資源浪費、生態破壞。換而言之,規劃“接地氣”,能承上啟下,兼顧左右,把個性表達與整體和諧統一起來,就能和諧各方面的發展,充分體現“多規合一”優越性。但,不可否認,在城市管理走向“智能化”的今天,如何搭上科技進步、城市大數據的快車,讓城市管理更具“智慧”、更有人性,考驗的是地方政府創新意識和執政能力。最為關鍵的還是,如何把“多規合一”之后權力進行有效監督。
有這樣一句話說得好從“瘋狂又狂妄”,看似一字之差,實則是利益博弈,有不正常的暴利聚斂所致。這種聚斂,脫離不了權力失控的干系??v觀早前,很多規劃雖然名義上建立公眾參與制度,聽取公眾意見,但事實上,群眾參與幾何,有目共睹。一個城市的主人不僅是書記、市長、縣長,更應該是天天工作與生活于其中的普通市民。但現實中,諸多城市規劃,往往被一些地方長官和開發商所操縱。他們忘記了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而自己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要從發展理念上樹立規劃是全體市民的事的觀念,皆因權本位作祟。“多規合一”可以有,但別失序。
最后,將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國土、環保、林業、交通、農牧、水利等8類規劃“合為一體”,用一張藍圖構建統一銜接的空間規劃體系,值得期望。少一些“拍腦袋”決策,多一些先進理念;少一些“翻燒餅”行為,多考慮百姓需求,才可能杜絕浪費、拒絕折騰、少走彎路,是對城市建設與管理的巨大挑戰。尊重城市的未來發展,是給予市民真正的、實惠的待遇。再看“多規合一”愿且行且“走心”。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