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下午,杭州淳安縣對新(轉)任縣管正職領導干部召開了一次任前集體談話,但談話內容卻不同尋常地聚焦到了“生態環保”上。接受談話的5位同志,也因此成為了全國首批接受任前“綠色談話”的領導干部。(8月31日 新藍網)
領導干部的“任前談話”本不是什么新話題,但將對新(轉)任縣管正職領導干部“開學第一課”就聚焦到“綠色”之上,確實開了全國之先河。這一創新舉措,說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環保理念已經深入到各級黨政部門,扎根在廣大黨員干部心中。有人認為,環境的保護就只是環保部門的事情,其實錯了,一個地方的“正職領導干部”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人。杭州淳安縣的“綠色談話”,將責任與希望巧妙地融合到談話之中,給領導干部“增強政治定力、強化生態擔當”,對環境保護的助推作用不言而喻。
土地,是我們的生命源泉。早在1919年,郭沫若就在他的《地球,我的母親》中一遍又一遍地呼喚,并禮贊工農,禮贊勞動和創造,并且愿意自己也投身到保護“母親”的行動中。如果追溯到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在亡命途中要吃的,對那位將一塊泥土捧到重耳面前的農人發怒,一位大臣告訴他:土地是上天賜給我們的,可不正是我們的好征兆么!重耳聽后突然跪下地來,叩頭謝過上蒼,然后鄭重地捧起土塊,放到車上,又策馬前行。是呀,無論何時,擁有了土地,擁有了良好的環境才有希望。
說起生態環境,土地的珍惜、利用是首位的。近代以來,出于多方面的因素,對環境的認為破壞日趨嚴重,耕地在減少,河流在污濁,藍天已不多,空氣更堪憂……環境問題已經迫在眉睫。應該說,環境保護已經是全人類的共識。然而,在利益面前,在人情面前,在缺乏擔當者面前,往往就失去了原則。不管是招商引資還是資源的開發利用,各級黨政部門的施政者起著關鍵性的作用。作為領導干部,必須肩負起環境保護的重任,在自己執政期間,要堅決摒棄一切危害環境的因素,并為之而不懈努力。
之前曾看過一則報道,說西南某鄉鎮的長壽者多,當記者詢問其長壽秘訣時,老百姓都說有啥吃啥,不挑食,多運動,就是長壽秘訣。當地黨委書記、鄉長在接受采訪時坦言:“不管是招商引資還是自己興辦企業,我們首先考慮環境因素,凡事對環境有較大破壞作用的項目,無論多么掙錢,我們都斷然拒絕,寧肯落后一點,也不拿環境做代價。”這樣的思維也許在有的人看來是跟不上形勢,但是,正是這種理念支配下的行動,才保住了一方凈土,讓人們的生活更加和諧幸福。
相比之下,有的地方領導為了建功勛、出政績,只要有點眼前利益,就好大喜功,不切實際地開采資源、引進項目、興辦工廠,幾年下來,環境就污染了,別說什么清新的空氣,高遠的藍天,甚至基本的飲水都成了奢侈。為此,杭州淳安縣給領導干部上的“開學第一課”內容為“綠色談話”,正是要把環境保護的責任壓得更實,高瞻遠矚定決策,因地制宜謀發展,讓“有限的資源”能夠“無限地循環”,從而保護好真正的“金山銀山”,實現“青山不老,綠水長流”,永遠造福于子孫后代!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