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樹立標桿,發揮典型的示范、激勵作用,本是一件好事。但媒體記者近日采訪了解到,一些地方工作剛開展就急于總結成績、炮制典型,出現打造“速成典型”“盆景典型”歪風,不僅對開展基層工作毫無益處,反而惡化基層政治生態,對踏實肯干的干部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9月12日,新華網)
近年來,一些地方干部為了升遷,都熱衷于修路、蓋樓、上項目、搞開發,只圖一時政績卻不思后效;同時,一些地方工作剛開展工作就急于總結成績、炮制典型,出現打造“速成典型”“盆景典型”歪風。如此種種行為不僅耗費了大量人力財力,助長了不良風氣,受到公眾的廣泛批評。顯然,這種熱衷于“速成典型”,體現出了部分干部浮躁心態和投機心理,也折射出地方官員存在嚴重的“政績焦慮癥”。
成功的業績典型能吸引公眾的眼球,形成焦點概念,宣傳區域形象,帶動經濟發展,是“文化搭臺、經濟唱戲”戰略的獨特魅力載體。但走形式和為了典型而典型的行為,不僅對開展基層工作毫無益處,反而惡化基層政治生態,對踏實肯干的干部造成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
各級政府為何對樹立典型情有獨鐘?當政績沖動與現實困境糾結在一起就產生了焦慮,考慮的是政績,是唯大功利思維與短視傾向在作祟。“政績焦慮癥”屬于心病,病根就是苦苦追逐的職位升遷。只有樹立正確的政績觀,端正自己的政治進取心,才能醫好這個“心病”。
罹患“政績焦慮癥”的官員,政治進取心出現了偏頗,手中的權力不是為造福百姓,他們以更高官位作為用權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職務升遷上,他們滋生浮躁情緒或消極思想,對創造良好政績存在畏難之心,就會急功近利,產生“政績沖動”;在重大問題的決策上,跟風攀比、沽名釣譽,任何工作只為引起領導的重視,為以后晉升做打算。
說到底,“速成典型”凸顯干部政績焦慮癥。作為黨員干部只有擺正位置、擺正心態,端正自己的政治進取心,才能從升遷的政績焦慮中解脫出來,走出政績沖動誤區,做出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政績。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新橋村)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