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過后,筆者下鄉遇到的一件事感觸頗深:某鄉鎮面向廣大農村青年招聘農業技術干部,招聘考試有一道考題是:“寫出農歷二十四節氣”。在應試的98名青年農民中沒有一名答完整的。鎮黨委書記一語中的:“這是目前鄉村工作中‘農盲’問題的突出表現。”
眼下廣大農村即將進入春耕備播農忙季節,多渠道多形式掃除農村中存在的“農盲”問題勢在必行刻不容緩。
目前農村中存在的“農盲”問題主要表現為“農活盲”和“農科盲”兩種形式。所謂“農活盲”,就是有些青年農民不懂農活,碰到稍復雜的農活就一籌莫展。時下,有一大部分青年農民寧可外出打工經商,也不愿在家務農。上一代老農向下傳授農業技術找不到對象。長此以往,許多簡便、實用的農業技術面臨失傳。所謂“農科盲”,就是有些青年農民不懂科學種田,種地仍然抱著“糞大水勤,不用問人”的舊觀念,農業生產仍停留在“澆地論遍,施肥論袋,噴藥論蓋,播種看線”的水平上。長此以往,農村中“農活盲”、“農科盲”越來越多,直接影響了農業生產的健康發展。
調查表明,目前農村“農活盲”、“農科盲”不斷增多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農村青年沒機會學農活。一般來說,多數家長都有盼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愿望,寧可自己多吃苦,也不愿讓孩子染指農活,騰出時間讓子女學別的東西,以圖日后跳出“農門”。二是青年農民自己不學農活。他們嫌棄種地效益低,紛紛離家外出打工或離開土地經商辦企業,將責任田推給老人耕種,眼下,在廣大農村“遍地老弱下夕煙”的場景隨處可見。青年農民遠離農活,久而久之淪為“農活盲”。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確保糧食“安全”,提高農村勞動力綜合素質是關鍵。提高農民農業生產水平,特別是提高青年農民科技文化素質已成為農村工作的當務之急。各級各部門要抓住春季農忙這一有利時機,因地制宜、因勢利導,采取結對幫教、開辦夜校、地頭課堂等形式,注重抓好掃除“農活盲”、“農科盲”的工作。通過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農村中“農活盲”、“農科盲”減少了,“農業能手”增多了,“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戰略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作者單位:河北省巨鹿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