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新開局,新年新氣象。
2021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們黨成立100周年。在這特殊之年,做好“三農”工作,重要意義不言而喻。全國農業農村廳局長會議提出了奮力奪取糧食豐收、穩定生豬生產恢復勢頭等10項重點工作。千頭萬緒,任務繁重。怎么干,怎么抓落實?關鍵是要瞄著“農業高質高效、農村宜居宜業、農村富裕富足”,落細落小,扎實推進,確保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確保不出現規模性返貧;解決種子和耕地兩個要害問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開好局起好步。
瞄著“農業高質高效”干。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這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作出的科學判斷。我們要緊扣推動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瞄著“高質高效”推動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農業高質高效,首先是要高質量保障糧食與重要農產品供給安全、質量安全。快馬要揚鞭,響鼓須重錘。糧食產量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是今年農業農村系統立下的“軍令狀”,要害中的要害,是面積、產量都不能減。這是斗爭的需要,也是安全的底線。高質量保供,要害是種子和耕地問題。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今年要制定實施打好種業翻身仗行動計劃,打好翻身第一仗。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今明兩年,每年建設1億畝高標準農田、統籌發展高效節水灌溉1500萬畝,這是必須交賬的硬任務,也是提升耕地質量的重要抓手。在確保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還要繼續抓好生豬生產,努力穩家禽、增牛羊、興奶業,推進漁業提質增效,保障“菜籃子”產品供給。瞄著“高質高效”干,還要提升鄉村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不僅要確保億萬群眾吃得飽,還要吃得好吃得安全。與此同時,各地在保障糧食與重要農產品安全的基礎上,要立足當地特色資源,發展高效益產業,提升農業競爭力。
瞄著“農村宜居宜業”干。農村宜居宜業,硬件要硬,軟件不能軟,要把鄉村建設行動具體化,落地生效。今年是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第一年。新行動,就要見到新氣象。重點要抓好改廁和污水、垃圾處理,關鍵是因地制宜科學施策。基礎設施建在一時,用于千日,不僅要把設施建起來,還要確保能夠長期管用。鄉村建設是系統工程,各地要協調加大建設力度,既要持續改善鄉村基礎設施,特別是要把事關老百姓衣食住行等切身利益的村莊道路、農村飲用水、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鄉村物流體系建設、農村住房質量提升、農村能源建設等,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也要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強化縣城綜合服務能力,把鄉鎮建設成為服務農民的區域中心。深入推進平安鄉村建設,提高鄉村善治水平,讓人們安居樂業同時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增加農民的就業機會。
瞄著“農民富裕富足”干。農民富裕富足,富起來是前提。“十三五”時期,農民收入增速連續高于城鎮居民,是農民收入增加最多的時期,億萬農民得以昂首邁進全面小康社會。但我們也要清醒看到,脫貧艱難返貧易,農民群眾在增收脫貧致富的路上,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目前的大好形勢必須鞏固。萬事開頭難,脫貧成果能否鞏固,關鍵又在今年。必須確保今年脫貧不脫政策、不脫幫扶、不脫責任、不脫監管,各種資源要素還要向經濟欠發達地區和低收入人群傾斜。與此同時,要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增值收益,千方百計促進農民收入增長,縮小農民收入和城鎮居民收入的差距。農民富裕富足,權利保障是根本。在保障農民物質利益的同時,尊重農民意愿,維護農民權益,是我們黨一貫的農村工作準則。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實施鄉村建設行動,不僅是讓億萬農民平等分享現代化成果的制度安排,也是保障農民權益的必然要求。農民富裕富足,鄉風文明是重要因素。富裕富足既是客觀表述,也是主觀感受,既要讓農民的口袋富起來,也要讓農民的腦袋富起來,不斷增強他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農村思想道德建設,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及科學知識,推進農村移風易俗,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蔚然成風。
俗話說,千招萬招,不抓落實就是虛招。開好局,起好步,關鍵在干,而且必須真抓實干、苦干能干、善干巧干。不僅要抓實施方案、資金落實,還要抓指導服務、調查研究、實績考核。農業農村系統的干部,要對重點工作做到全盤掌握、心中有數,緊緊圍繞國之大者抓主抓重,緊緊圍繞中央部署落細落小,集中資金、集中資源、集中力量抓好落實,真正形成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合力攻堅的良好機制。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務必提高政治站位,增強工作本領,創新工作方法,做到心中有目標,肩上有責任,腳下有力量,創造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確保實現良好開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村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