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三農”工作重心即將實現歷史性轉移

[ 作者:錢文榮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2-08 錄入:易永喆 ]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打響了一場人類歷史上規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脫貧攻堅戰,廣大貧困地區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解決困擾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取得歷史性成就。在脫貧大計收官這一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新轉折點上,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部署,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這是“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這也是回應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擘畫兩個百年目標歷史交匯期,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
要順利實現“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鞏固和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是基礎。
當前,我們正處在工作重心轉移的起點階段,著力防止返貧和發生新的貧困,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為此,需要建立健全防止返貧的機制,形成常態化監測預警體系,進一步確保和深化“兩不愁三保障”。要圍繞鄉村建設行動的各項任務,統籌安排脫貧地區與非貧困地區同步推進,尤其要補齊脫貧地區“三農”領域突出短板,重點關注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等方面可能存在的根基不穩、可持續性不足等風險。在這一過程中,對于易地扶貧搬遷遷入地區的鄉親們要特別關照,讓他們能與生活新天地充分相融,安居更能樂業。
鄉村產業的轉型發展,對于推進“三農”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具有重要意義。

產業扶貧是我國扶貧工作的重要特色,在脫貧攻堅實踐中發揮了特別重要的作用。但毋庸諱言的是,不少扶貧產業以就業門檻低、增收見效快為標志,在脫貧攻堅的非常時刻易于發揮作用。從脫貧邁向振興,關鍵的一件事就是謀劃鄉村產業要改短期“拉一把”為長期“有盼頭”,耐心做好技能培訓,維護好物流通路,進而培育產業集群,實行產業聯動,促進產業提檔升級。尤其要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和發展特色,鼓勵多元化、差異化發展,推進一村一品、豐富農業業態,形成有特色有質量的產業鏈和供應鏈。
不能忘記,“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的主體是農民。
脫貧攻堅過程中,就存在少數貧困農戶“等要靠”思想嚴重、內生動力難激發的問題。在鄉村振興新階段,應努力變“輸血”為“造血”,促使簡單的“拉扯”轉化為系統的“賦權”。可以采取典型引領、扶志教育、創新自助、村莊文化活動等形式,創造多樣化的參與機會,千方百計引導農戶改變觀念,激活村民們的參與意識。從一些地方的經驗來看,農村生產性社會化服務的推廣,合作社、供銷社等組織的完善,都能起到凝聚農民、帶動農民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歷史性轉移要開好局,還要繼續加大培育新農人的力度,千方百計為農村招攬人才,讓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振興。
推進“三農”工作重心歷史性轉移,還需要實現社會動員機制的轉型和鄉村治理效率的提升。
我國脫貧攻堅成就的取得,很大程度上在于發揮了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形成了一種“超常規”的社會動員機制。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更加需要依賴村級組織的集體行動能力。因此,要以強化黨組織功能為抓手,以人力資本開發為切入點,重構農村基層社會動員機制。要推動鄉村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尤其要構建有效的規則和程序,保障鄉村振興各項工作走向公開透明。在自治法治德治互相增益,理性人情共塑新風的基礎上,追求一個鄉里鄉親人人可感,農業農村根基牢固的鄉土中國美好未來。


(作者系浙江大學中國農村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半月談》2021年第2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2020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最新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在线观看国精产品一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不卡 | 中文字幕巨大的乳专区不卡顿 | 天天综合来吧来吧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