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比嫱七M鄉村振興,離不開鄉村人才的智慧和支持,只有推動鄉村人才振興,團結各類人才力量才能取得鄉村振興的成功。人才振興是鄉村振興的第一要務,但是,當前一些鄉村振興人才緊缺,埋怨人才不來鄉村。其實,鄉村人才振興是一項復雜的工作,鄉村人才振興需要我們處理好以下四對關系。
一、處理好引才與育才的關系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而引才和育才這兩種方式正是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工作的關鍵。一方面,要做好引才工作。引導外出的各類鄉賢能人在鄉村這個大有可為的廣闊天地中大展拳腳、大顯價值。比如,湖南省花垣縣十八洞村的苗家姑娘施林嬌在大學畢業之后毅然決定回到村里創業,通過拍攝短視頻、直播等方式,讓家鄉的美食美景、民俗文化為更多人所熟知。這些年輕人才從大山里走出來又愿意重新回到大山,擁有著回報鄉梓的情愫,因此要筑巢引鳳讓他們返鄉創業,在實現自身夢想的同時,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帶領鄉親們就業致富。
另一方面,要抓好育才工作。近年來,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發展,進城務工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不斷增加,與之相對應的是務農勞動力呈現出老齡化和低文化的現象,“誰來種地”、“怎樣種地”成為制約農村農業發展的現實難題,所以迫切需要培育高素質農民、士專家、田秀才和種養大戶等鄉土人才,推動農村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產業新業態,形成一支高素質的農業生產經營者隊伍,才能確保農業發展后繼有人。
總之,引才與育才工作要均衡發展,不可有失偏頗。某些地方為了貪圖眼前的短期效果,熱衷于在引才上“花大血本”,卻不愿意在育才上“下苦功夫”,在現實情況中,那些引進的鄉村人才大多是沖著政策紅利來的,政策紅利一旦削減,他們便會離開,因此,必須堅持引育并重,處理好鄉村人才引進和鄉村人才培育之間的關系,為鄉村振興打造一支穩定的人才隊伍。
二、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
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工作,要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這“兩只手”之間的關系,需要政府和市場兩種力量共同發揮作用,既要用好政府這只“看得見的手”進行宏觀調控;更要注意用好市場這只“看不見的手”優化資源配置,從而形成有效的鄉村人才工作激勵機制,提升鄉村人才培育和引進的能力。
一方面,要發揮好政府的作用。一是政府要做好頂層設計,強化規劃引領,制訂鄉村人才工作戰略規劃,進而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和實現人才強國打下堅實的基礎;二是政府對鄉村工作的支持要在真金白銀的投入上優先保障、資源要素的配置上優先滿足、人才干部的任用上優先考慮、公共服務的配備上優先安排,不斷推動公共資源向鄉村人才工作傾斜;三是政府要著力推動鄉村人才引進和培育等相關體制機制的改革,公開招聘引進一批鄉村人才以及組織鄉村人才培訓教育,并切實完善鄉村人才工作的相關惠農政策。通過這一系列強有力的行政引導,讓越來越多的鄉村人才能扎根在基層。另一方面,也要發揮好市場的作用。尤其是在鄉村人才引進這一方面,必須始終圍繞著市場占主導、農民是主體的工作原則,充分利用好價格指揮棒,發揮好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這樣才能保證切實留得住鄉村人才。
總之,只有政府主導和市場主體兩者相輔相成,才能推動鄉村人才工作全面升級,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合力。在推進鄉村人才工作中,既不能出現政府“大包大攬”“包辦代替”的現象,避免出現政府主導痕跡過重、市場配置作用弱化的情況;也不能相信“市場萬能論”“唯市場論”等錯誤說辭,尤其在經濟發展水平較弱的地區更加離不開政府對鄉村人才工作的規范引導和政策支持。因此,只有政府和市場“兩只手”打好配合,才能激發各類鄉村人才建設鄉村的主觀性和積極性,從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
三、處理好短期與長期的關系
鄉村人才振興工作關系到方方面面,任務艱巨且復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經過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這就要求我們處理好短期效益和長遠目標之間的關系。鄉村人才振興工作做得越快,就越有利于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但同時我們也要意識到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推進人才工作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既不能盲目追求短期效益,又不能超越現實操之過急。比如,在當前鄉村人才工作實踐中,有些地方急于求成地下指標,好高騖遠地定任務,沒有真正考慮到當地的實際需求,也沒有遵循鄉村建設和人才培養規律,造成了既定目標無法實現的窘境??梢?,這些短期行為都是不可持續的,推進新型鄉村人才工作需要遵循鄉村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規律,堅持科學規劃,始終注重質量,既要增強鄉村人才工作的實效性,又要確保鄉村人才工作的穩定性和長遠性,要有足夠的耐心和定力,切忌貪多求快。
正確處理好立足實際和著眼長遠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從短期上來看,鄉村人才工作要貼合實際,一步一個腳印,始終堅持問題導向,著重解決當前鄉村人才工作中突出的短板和矛盾問題,在短期內制訂科學合理的鄉村人才工作規劃,引進最短缺的鄉村人才類型,讓鄉村人才在鄉村建設中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調動其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另一方面,從長遠上來看,鄉村人才工作要按照鄉村振興的總要求,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方針,構建可持續發展機制,實現全面升級、全面進步、全面發展。長期穩定的完善鄉村人才培訓工作,確保能夠源源不斷地為鄉村振興戰略輸送新鮮的人才血液,不斷提高鄉村人才的相關政策和工資福利待遇,全面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為其提供強有力的物質保障,讓引進來和培育好的新型鄉村人才都能留得住、不流失。
四、處理好城鎮和鄉村的關系
推進鄉村人才振興工作,要處理好新型城鎮化與鄉村振興的關系。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論,從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矛盾運動的視角出發,分析了城鄉發展的運動過程和城鄉融合的實現條件,認為鄉村只有在城鄉融合的條件下才能真正實現發展。實施鄉村振興,最重要的是人的振興: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最關鍵的是人的現代化。但是從我國現階段的農村人口流動和勞動力轉移的實際情況來看,大量的農村人口,特別是一些年富力強、素質較高的人口向城市轉移是不爭的事實,這一事實同樣給鄉村人才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因此要處理好城鎮化與鄉村振興之間的關系,避免發生“搶人”大戰,給兩者帶來“誤傷”。一方面,要鼓勵和培養一批愿意從事農業、扎根農村的高素質農民,吸引那些走出去的農民工和大學生返鄉創業,形成雙向流動機制,構建新型城鄉工農關系。這就需要當地政府逐步縮小城鄉差距,補齊鄉村在公共服務、基礎設施和信息流通等方面的短板,建立健全全民覆蓋、普惠共享、城鄉一體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才能讓鄉村人才樂于扎根鄉村。另一方面,也要支持那些有條件有意愿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就業創業、落戶定居,融入城市社會,單方面違背個人意愿和經濟規律的做法也是無法真正將新型人才留在鄉村的。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