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胡揚名:破解農村養老服務“人才荒”難題

[ 作者:胡揚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02-01 錄入:王惠敏 ]

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總量為2.97億,占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突破2.17億,占總人口的15.4%,銀發浪潮撲面而來,根據聯合國關于老齡化的劃分標準,中國社會已邁入中度老齡化階段。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增長,養老產業迎來了巨大的發展機遇,養老產業儼然成為了服務“夕陽人群”的“朝陽產業”。養老是每個家庭都關切的“家事”,也是黨中央和政府關注的“國事”。國務院辦公廳于2024年1月15日印發了《關于發展銀發經濟增進老年人福祉的意見》,首次以“銀發經濟”命名中央政策文件,積極打造經濟社會發展新引擎,增進老年人福祉。

養老服務業卻面臨日益嚴峻的人才短缺窘境

面對滾滾銀發浪潮帶來的養老需求,養老服務業卻面臨日益嚴峻的人才短缺窘境,無論是機構養老還是居家養老,從管理人才、專業技術類人才、服務類人才到后勤保障類人才幾乎全線面臨“用人荒”。人才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瓶頸。我國一直存在人口老齡化“城鄉倒置”、城鄉養老資源“分布到掛”現象,與城鎮相比,農村養老服務“人才荒”更為突出。在農村養老服務實踐中,一方面,存在著農村養老服務人才總量不足、結構失衡、質量不高、隊伍不穩等突出問題;另一方面,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持續外流,農村家庭養老服務功能持續弱化,使得農村養老事業發展面臨著“誰來提供養老服務”等現實難題。為解決養老服務領域“人才荒”問題,2024年1月30日,民政部等12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簡稱《意見》)。結合《意見》的指導精神和農村養老服務發展實際情況,可從培養養老服務“正規軍”和扶持“民兵”兩方面加強農村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

走專業化“正規軍”發展之路,建設農村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

要發揮高校人才培養主渠道作用,鼓勵職業技術院校和本科院校開設養老服務與管理、護理、健康管理等養老服務相關專業,加強專業建設和宣傳力度,提高社會公眾對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的認知和知名度,擴大招生規模,加大人才培養模式和教學方式上的改革和創新,努力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加大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的“出口”力度。積極創新和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如逐步建立養老服務人才入職補貼和崗位津貼制度等,引導養老服務專業科班畢業生到農村對口從事專業工作。同時,要支持符合條件的人才到農村養老服務領域就業創業,吸引專業人才返鄉從事養老服務就業創業。也要引導和支持社會工作、康復服務、老年營養、心理咨詢等各種養老服務相關專業技術人才及經營管理人才以專職或兼職的形式到農村從事養老服務工作,擴大農村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

拓寬農村養老服務專業人才職業技能培訓通道,將養老服務專業人才培養納入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和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健全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社會化認定機制,完善養老服務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崗位)序列制度,進而提高養老服務技能人才社會地位和職業聲望、吸引更多勞動者走養老服務職業技能之路、緩解養老服務人才荒難題,為農村養老服務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撐和技能保障。

完善農村養老服務專業人才隊伍建設的配套措施。除了要將專業人才“引得進”,還要“用得好”和“留得住”。要在健全農村養老服務人才引進、培養、崗位(職務)晉升、激勵評價機制下功夫。同時,還要想方設法提升農村養老服務人才的社會地位和職業認同,在全社會營造和形成尊重養老服務職業的氛圍。

堅持群眾路線發展“民兵”部隊,建設農村非正式養老服務隊伍

與城市養老服務發展相比,農村養老服務具有天然劣勢。在城市養老服務專業化隊伍建設難的情況下,農村養老服務專業化隊伍建設是難上加難。農村養老服務專業化人才缺口巨大在短期內難以有根本改善,尤其是農村地域廣闊,養老服務遞送半徑長,相對服務成本高等問題突出,加之農村老年人絕大部分采取居家養老這一現實,堅持群眾路線這一法寶,發展養老服務“民兵”部隊,建設農村非正式養老服務隊伍顯得非常必要。在農村養老服務實踐中,已有不少地方探索了發展農村養老志愿者服務隊伍,建構互助養老模式等農村養老服務路徑。

發展農村養老志愿者服務隊伍是一條走得通,行之有效的路徑。廣泛培養服務于老年人生活照料、健康維護、精神慰藉、法律援助、休閑娛樂等方面的農村養老志愿者服務隊伍,同時充分發揮農村熟人社區的優勢,條件成熟的地方,可通過村民自治、志愿互助、政府支持等途徑,吸引退休老干部、老黨員、低齡老人和志愿者參加,就近為本鄉本土老年人提供巡視探訪、生活照料、代買代繳、陪同就醫、文體娛樂等互助性養老服務,同時也為“老有所為”提供途徑。

因地制宜,積極探索積分制、時間銀行等農村互助養老機制。由于各地情況差異,有些地方由群眾自發開展互助養老,有地方是能人帶動開展互助養老,有地方由鄉、村組織發動開展互助養老,還有地方是社會組織嵌入開展互助養老。但是如果沒有一套成熟的機制,農村互助養老難以持續運行。建議地方政府出臺農村互助養老管理辦法,為互助養老提供必要引導和政策支持;完善積分兌換機制、轉讓機制、福利機制等互助養老服務機制,讓參與互助養老的志愿者享受的好處看得見、摸得著,激發參與熱情,保障互助養老持續運行;還可通過引進社會組織等專業化力量,建設互助養老信息化管理平臺、開發APP小程序等,促進農村互助養老的智能化、便捷化;探索區域互助養老聯盟,擴大互助養老范圍,建立區域互助養老管理體系,促使農村互助養老的規范化運轉。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教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在线人成视频福利免费 | 日本乱人伧片中文二区 | 日韩一级香蕉片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 | 亚洲精品电影05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福利A∨在线观看 天天国产精品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