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以創新途徑擴大農民增收

[ 作者:農民日報評論員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1-13 錄入:吳玲香 ]

促進農民增收是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目的,也是衡量農業結構性改革的重要標志,更是保證如期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關鍵所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要挖掘農業內部潛力,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好農村資源資產資金,多渠道增加農民收入,為當前做好農民增收工作提出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在國家各項強農惠農富農政策的推動下,在多方面綜合措施的作用下,我國農民收入保持了較快的增長,十二五時期,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增速達到兩位數,特別是2010年開始,農民收入增速連續6年超過城鎮居民,是改革開放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但同時也要看到,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內外部環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推動農民增收的勢頭出現衰減苗頭,形勢可以說是相當嚴峻。從家庭經營性收入來看,受國際大宗農產品價格低迷和國內庫存積壓嚴重的影響,農產品價格下行壓力加大,農業生產成本又居高不下,導致這部分收入很難快速增長;從工資性收入來看,由于過去幾年經歷了較快的增長,未來考慮到農業勞動力剩余程度和下一步經濟走勢,農民工數量和工資增長都會放緩,工資性收入增長不容樂觀;從轉移性收入來看,經濟整體增速放緩,隨著國家財政收入增速下降,農民通過補貼和社會保障增收也會受到影響;財產性收入盡管前景可觀,但釋放產權改革紅利需要時間,短期內很難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力量。

可以說,保持農民收入持續增長,并進一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已經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間最大挑戰。對于挑戰和困難,我們要有充分的估計,下更大功夫去應對。在新的形勢下,促進農民增收必須適應新的發展環境,應對新的變化和挑戰,要堅持多條腿走路,既要善于從常態化的增收途徑中深挖潛力、筑牢基礎,在穩定農產品價格、促進轉移就業中繼續穩步施力,也要勇于改革創新,在農業結構性改革中找出路,在農村雙創事業中想辦法,在農民素質提升上下功夫,不斷開辟農民收入新的增長點。

在現代農業內部挖掘增收潛力。要培育新型經營主體,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構建社會化服務體系,科學施用化肥農藥,加快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通過降低成本增收;推動糧經飼統籌、農林牧漁結合、種養加一體,開發利用一些宜農、宜林、宜牧、宜漁的新資源,通過調整結構增收;大力推進農業標準化,發展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提升質量,樹立品牌,通過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增收。

在新產業新業態中開辟增收新途徑。促進一二三產融合,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進農業產業鏈整合和價值提升,讓農民共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要充分利用當前我國旅游消費持續升溫的契機,大力發展創意農業、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充分發揮農業的生態功能、文化功能,要讓農民都參與進來,盡享農業多功能帶來的收益;加強農產品流通和市場建設,借助互聯網+”的平臺和動力,大力發展農村電子商務,促進農產品營銷增收。

在盤活農村資源資產資金中擴大增收效益。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對增加農民的財產性收入意義重大。在經濟發達地區,要積極推進股份合作制改革,把集體資產折股量化到戶,逐步提高股份分紅比例;一般地區資源閑置較多,要通過資源變股權,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把閑置的資源有效利用起來,給農民創造財富。穩步推進確權登記頒證,在基本完成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的基礎上,加快推進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最后,對于農民增收也還要有兜底性政策,重點加強補貼、保險、金融等政策支持,保障主產區生產重要農產品特別是生產大戶的基本收益,把農民增收和穩定生產結合起來施策。

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促進農民收入穩定較快增長,加快縮小城鄉差距,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是必須完成的歷史任務。各地要認真學習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增強做好三農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強農惠農富農政策不減弱,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松勁,加快促進農民增收,讓億萬農民分享更多發展成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民日報》(2016011101版)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热99re久久精品国产99热 | 亚洲精品一级在线播放 | 先锋AV资源手机在线观看 | 一区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青青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