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7日,即便拿到湖南省衡陽市石鼓區人民法院的判決書,勝訴之后的三星村村主任劉吉華仍然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經“官復原職”。他告知記者,官司贏了后,鄉里黨委政府無人與他進行溝通。而他原來以為,判決后,至少鄉政府會開會給大家一個說法。(中國青年報1月25日)
村官劉吉華告官,贏了官司,與一般勝訴者歡欣鼓舞相比,卻因無法落實而顯得落寞迷茫。鎮上對此要么三緘其口,要么避而不見,讓民意也更加偏向劉吉華。網上兩種不同意見的沖突,引發進一步的爭論:當法治還不健全,遭遇現實窘境時,是蕭規曹隨,還是摸著石頭過河?
村民自治,是依法治國的目標之一。隨著法制建設力度越來越大,村民的主人翁也愈發強烈,但是不是已經完全可以脫離基層政府指導,獨立行使村委會職權?基層政府是不是也該“與時俱進”,對農村完全放手,讓村委會在自我摸爬滾打中獨立成長?答案是否定的。我國很多法律法規制定的背景實質是理想化的,或基于人性本善的前提,是人民需要達到一定素養才能夠實施下去的,如《村民委員會組織法》。
人性本惡。農村選舉村干部時,本應秉著公心來投票,選出堅持公平為先,能為村民著想,有能力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增收的領頭羊。事實上,無論是東部沿海的發達地區,還是西部內陸的偏遠山區,都不現實。越是資源豐富的地區,越是勾心斗角。為了能在村四職干部中占據一席之地,撒潑打滾有之,大打出手有之,送禮賄選有之,讓人目不暇接。試問,面對這些問題,如果現階段讓村上脫離鄉鎮政府指導或管理,會不會出現因為家族勢力或裙帶關系戶,或野心家的控制而失去控制的問題?答案是肯定的。必然有人想把農村變成自己的獨立王國。作為法理上的掌權者,到時候誰來跟他談法治,還是人治?不出問題也就罷了。一出問題,誰來兜底解決?還不是政府。
再說劉吉華被免職一事,雖在于鄉政府處罰過重,但他一點過錯都沒有嗎?面對村內有3戶村民存在違法私建、搶建、超面積建房及私開宅基地的行為,其個人雖然沒有執法權,可是有監督權的你,為何不向監管部門報告?作為村上曾獲“控規拆違”一等獎的村干部,怎不知默認就是縱容?如果監管部門沒有發現,勢必有更多的群眾仿效,適時是法不責眾,還是全村上演拆違大戲?再則他的遭遇,跟蔣石林的案例的相同之處在于都是村官,但不同之處更加明顯,所以兩者不能相提并論。他的遭遇,可以當成法律上的范例,卻不能成為實際中的解決之道。
從法律規定上來說,鄉政府對村確實只有指導權。可是談指導,就需要管理。沒有管理,指導就是一紙空文。當村委會面對可執行可不執行的“指導”時,勢必形成挑肥揀瘦,干活之前先“犒賞”的局面,這并非杞人憂天,事實上已經在一些村上上演。所以現階段談村民自治,就如同要求老婆餅里必須有個老婆。完全從字面解釋的做法,是律師的職業本能。他能幫助劉吉華打贏官司,卻扭轉不了劉吉華的命運,就是原因之一。劉吉華為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走上告官的道路,是法治進步的表現。但因此就表示農村可以完全走上自治的道路,根本是揠苗助長,反而阻礙當前農村的發展。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