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涼山州(微博)金陽縣出臺了《金陽縣人民政府關于遏制婚喪事宜高額禮金和鋪張浪費之風的實施細則(試行)》文件,規定婚嫁禮金總額不超過6萬元;婚嫁中送親接親車輛不得超過6輛;喪葬活動中親屬一方奔喪車輛不得超過5輛……包括普通群眾都得遵照執行。(2016年1月25日四川新聞網)
古代有位將軍在戰場上中了一箭,去找外科醫生救治,醫生拿把大剪刀,把露在皮肉外的箭桿剪去,說里面的東西不歸他管,要去找內科醫生。這則笑話說明處理問題要找到治本之策。面對農村婚喪嫁娶中出現有鋪張浪費、勞民傷財現象,金陽縣不從制度著手,不在思想教育上下功夫,居然用政府文件方式硬性規定禮金多少萬元,用車多少輛,這無異于治箭傷只剪箭桿不拔箭頭,實是治標不治本之舉。
紅白喜事大操大辦的形成原因十分復雜,有面子因素,有攀比心理,也有利益考量,由于這些因素的存在,使本來還是比較貧窮的農村份子錢越隨越多、酒席越擺越貴、場面越來越大,使親情物質化,遲滯農村經濟發展,不利于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甚至危及農村穩定。
如果一個地方的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在婚喪事宜上從簡辦理,不參與那些大操大辦的婚喪中活動,樹立起移風易俗的標桿;如果黨員干部能在群眾辦理婚喪事宜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好說服教育工作,甚至讓自己的親戚朋友也帶頭新事新辦,攀比之風從何而來?大操大辦從何而來?
民風不純,鄉風不正,確實該糾。但以政府名言出文件規定那家那戶辦多少桌酒席,給多少禮金,鞏有不適之處。如此規定,于法無據,看似正氣凜然,實則一廂情愿,怎樣執行?怎樣處理違反規定者?“法無授權不可為”,十八屆四中全會后,各級政府紛紛公開權力清單,明確哪些事應該做、哪些事不應該去做,如果政府手伸長了,條條框框多了,不該管的去管,該管的又沒管好,必然對經濟社會發展起到阻滯作用。
要糾正不好的民風,除黨員干部的標桿示范作用外,政府要做的不是一來就出紅頭子文件,而是要做好規范和引導工作。如通過召開村民大會,訂立村規民約、鄉規民約,評選以廉為榮、以簡為榮的“文明戶”“五好家庭戶”,對婚喪從簡辦理的給予表彰獎勵等等。這些都是很好的選項,長此以往,民風民俗何愁不能變好,婚喪事宜何愁不能從簡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