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元謀縣姜驛鄉,地處金沙江北岸的高寒貧困山區,因一條金沙江隔斷了該鄉與元謀縣城及外部世界的聯系。1935年紅軍長征到達元謀縣江邊鄉,就是從這里巧渡金沙江的,因此這個渡口被當地群眾稱為“紅軍渡”。如今已過去80年了,而姜驛鄉群眾到元謀縣城唯一的通道,仍靠幾條機動駁船載著過往的機動車輛、過往人員過江。姜驛鄉群眾多么期盼能有一座飛架金沙江的“脫貧橋”,打通貧困村民的致富路。(2月14日 人民日報)
這則題為《期望有座“脫貧橋”》的攝影報道,雖然沒有去詳細敘述“紅軍渡”在80年的歷程中仍然靠“渡”無“橋”的具體原因,但“仍靠幾條機動駁船載著過往的機動車輛、過往人員過江”卻是不爭的事實。無論一方政府怎樣解釋,也始終改變不了一點,就是橋不通,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都將成為空談。像元謀縣姜驛鄉這樣的高寒貧困山區,就因有這一江之隔,就如同世外桃源,與“致富”失之交臂,因此村民們把所期望的這座“飛架金沙江”的橋稱為“脫貧橋”,是發自內心的吶喊,也是他們心中的痛。
“要致富,先修路”雖然已經是老口號了,但其中的道理永不過時。各地的發展充分證明,道路不通暢,發展難上難。特別是像云南元謀的“紅軍渡”,真真是“要致富,先修橋”,橋一旦通了,就完全打通了姜驛鄉與外界的聯系,新鮮血液的輸入,本地資源的外輸,將形成優勢互補,發展前景看好。
說來說去,這“脫貧橋”該如何實施,還要靠當地領導干部的思維和魄力。應該說,受地理環境和經濟條件的制約,修這座橋的難度肯定很大,作為地方領導干部著實為難。但是,我們的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之路本身就不會一帆風順,必須敢于和善于拔釘子、攻碉堡,否則扶貧和脫貧可能就不會“精準”,“脫貧”就有可能填寫在資料表冊中。“紅軍渡”上的這座“脫貧橋”就是扶貧路上的一個碉堡,單靠一個“董存瑞”式的戰士是攻不下來的,必須在各級黨政的領導下群策群力,才會具有“扶貧”的爆發力。
其實,80年前的紅軍戰士們,在這里給后人留下了多么可貴的紅色種子。他們的精神豈只是炸兩個碉堡?這樣的地方在當今來看,紅色旅游資源相當豐富,如果要保留當時的“渡”,只需恢復一些當時的渡船等“道具”,就可以了,如果把這些原本屬于當時的交通工具的船作為百姓對外聯系的唯一工具,那就有些“刻舟求劍”之嫌了。把跨江大橋修好,同時開發好旅游資源,既是對當年紅軍前輩的緬懷、紀念,在地方發展中又充滿了無限商機,完全是一舉多得的事情。
“紅軍渡”該怎樣保,“脫貧橋”該如何建,就是擺在地方領導干部面前的一道考題,應該書寫怎樣的答案,就要看他們的具體行動。習近平總書記說:“凡是有利于黨和人民事業的,就堅決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這種修建“脫貧橋”的偉大善舉,完全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就應該“堅決干、加油干、一刻不停歇地干”。有了這樣的精神,然后再付諸行動,這樣的“脫貧橋”就不會成為群眾永久的“期盼”,“扶貧”“脫貧”也就不會成為百姓心中永久的痛。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關口實驗學校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