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無論是曬房產,還是曬收入,只要是官員發牢騷說自己收入低、生活困難的,難免會被冠以“哭窮”的字眼,引發公眾的口誅筆伐。尤其是曾經高調哭窮的官員落馬之后,那些之前他們力證清廉的種種說辭更會被反復提及,充斥著濃濃的反諷意味。(2月26日 中國紀檢監察報)
哭窮之人,若是真窮,別人可能會報以同情;而常常哭窮之人,多是矯揉造作之人,用于一些貪官身上,真是很“配”。”哭窮“能否等同于“清廉”?答案自然是“不能”。
“哭窮”不過是“此地無銀三百兩”。國家發改委價格司原副司長周望軍一直抱怨工資太低,自詡是“窮人”,依據便是以自己的工資收入,只能抽60元一包的香煙。看到“60元“這個字眼時,不禁覺得很嘲諷,60元一包煙便宜嗎?若是窮人,恐怕這已經是全家人的好幾日的口糧了。作為一名干部,若真是清廉,何不少一些“哭窮”,多一些“真實”。即便工作沒有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物質上的享受,但若精神上能夠豐富起來,何嘗不是一筆財富?清廉之人,不需要通過這樣的噱頭來表明自己的現狀,而貪腐之人,也不可能通過哭訴來賺得清廉之名。何不讓清廉常住心中,而非口中,少些抱怨,多些知足。
“哭窮”不過是“欲蓋彌彰”。國家能源局煤炭司原副司長魏鵬遠,平時衣著簡樸,經常騎一輛舊自行車上班,絲毫看不出家藏萬貫,然而從其家中搜出的現金,在清點過程中卻足足動用16臺點鈔機,甚至燒壞了其中4臺。這樣的貪官以窮示弱,偽裝背后竟是如此貪腐,真是讓人大跌眼鏡。作為一名干部,為何高調哭窮,低調斂財,表面“樸素”,背地“腐敗”?這多源于僥幸心理作祟,自以為可以憑借高超的演技,躲過紀檢部門的監察和群眾的眼睛,其實不然。隨著反腐力度的加大,紀檢監察方式的多元化,抓住“關鍵少數”,打擊其囂張氣焰,已經是勢不可擋。所以,奉勸這些“少數”干部,能夠把握自身的原則底線,不要輕易觸碰紀律的高壓線,明白“莫伸手,伸手必被捉”,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這才不失為一個“清廉”干部該做之事。
最后,奉勸“哭窮”干部,能做到表里如一,心如明鏡,守住底線,做一名“少哭窮”“真清廉”的好干部,這樣才能得到百姓的“真尊重”“少嘲諷”。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白鹿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