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農村 我記憶中的鄰里情懷

[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3-02 錄入:12 ]

自幼生在農村,深知農村是一種鄉土文化,農村講人情,見面打招呼就不說了,要是誰家忙不過來,周邊鄰居都來幫忙,這跟城市的冷漠文化形成鮮明對比,在城里你住一層樓一輩子都可能估計進對方家門一次,見面連個招呼也不打。

農村 我記憶中的鄰里情懷


當然了,這根農村文化有莫大關系。農村流動性很小,關系相對穩定,今天我幫你,明天我有困難你拉我一把,是農村的潛在文化規則。就算你兒子是省長,你急病他遠在城市也沒用,還是得指望周邊鄉親,俗話說,遠親不如近鄰嘛。因此呢,農村這種文化一直深入人心,并且千百年流傳。

農村 我記憶中的鄰里情懷


串門既是鄉下人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也是農村市場經濟發展中,一種能提供互助互惠的信息溝通手段。在農村能捧個飯碗從村子東頭出門,從村子西頭回來,一頓飯能吃上四五家。串門對他們來講,是一種消閑,一種娛樂,是一種情感的溝通,信息的交流。也有可能做了一輩子鄰居的老姐倆,你嘗嘗我的餃子,我嘗嘗你的面條,誰也不嫌棄誰。

農村 我記憶中的鄰里情懷


山里人都很親善和睦,雞犬之聲相聞,朝夕相處,多有往來。特別是逢年過節、婚喪嫁娶,以及栽秧打谷,全村老少總是禮尚往來,互賀互助。孩童時代的我還總是和人攀比:你有幾個大大?我有7個!

農村 我記憶中的鄰里情懷


人人都像大山一樣厚道、勤勞簡樸、熱情好客。一個在城市里工作的年輕人在母親去世時,和愛人急匆匆趕回家,左鄰右舍的人已從喪事的賬房、“八仙”、理事、燒火煮飯……全部安排得妥妥當當,見了之后覺得有一股暖流在心中涌動。和鄰里相處處的好,真的比親戚還近乎,對這一點,我是深有體會。

農村 我記憶中的鄰里情懷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一提中國農村的“借”文化,這也是我母親告訴我的道理。母親給我講述,她小時候,家里不像現在這么富足,家里來了客人,更少不了到東家借點油、西家借個雞蛋。要是逢上個紅白喜事,還需要全村總動員,桌子、板凳和碗筷都要借。借了自然要還,還的時候少不了感謝的話語,外加一塊喜糖、半碗剩菜、兩三個紅棗。借來借去,來往就會多,這種來往只會增進感情。感情深了,即便日常有點小小摩擦,也會因此而沖淡不少。

農村 我記憶中的鄰里情懷


并不是說,城市的鄰里關系不好,在城市里,什么都便利,所以有時候這些情感會變成累贅。每家每戶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其中冷暖只有自己知道。不過,我真心向往農村的這種不做作的緊密的關系,就好像三月里的陽光一樣,一抬頭,就在那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公眾平臺“101農資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久热 | 日本高新在线亚洲视频看看 | 一区二区精品性色 | 自拍偷拍亚洲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AⅤ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