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忠的小店”可能是史上最短命的電商了。上線僅僅兩個月,它的名字就消失在成千上萬的賣家中。導致它消失的并非是慘淡的人氣,事實上恰恰相反,是洶涌的輿論淹沒了它。(3月2日《中國青年報》)
市委書記充分利用網絡資源,開“微店”推銷本地土特產服務于民,體現了領導干部領導方法的與時俱進,但為何如此“接地氣”的舉措,上線僅僅兩個月就“夭折”了呢?
地方領導希望通過“微店”這個平臺使當地產品遠銷各地,給地方帶來經濟效益無可厚非,但市委書記開“微店”無論如何都會摻雜著些許權力優勢。試想,如果沒有市委書記的身份,短短一個月內怎么會有那么多“二級經銷商”、“三級經銷商”?
而且以領導干部聲望和政府信譽為當地土特產代言,萬一該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或引發其他糾紛,當地政府的名譽和經濟必會受到雙重損失。
更何況《公務員法》明確規定國家公務員不得從事或參與營利性活動。雖然市委書記承諾不收取任何傭金,目的也是為了人民群眾,但不能以是否收取報酬和目的好壞判定書記有無經商,而應以是否從事了經營活動作為判斷標準。顯然,市委書記的做法有違《公務員法》的相關規定。
讓百姓“腰包鼓起來”,政府還可以為土特產發展提供財政投入、金融支持、用地保障、科技幫扶、人才支撐,不一定非得市委書記開“微店”。同時,加大對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力度,提高土特產產品質量,確保消費安全,才能使土特產品做大做強,助力當地經濟發展。
作者地址:四川省江油市中壩鎮錦城路253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