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去年以來國內媒體的熱詞。從近一年實踐看,浙江的效果初步顯現:截至目前,首批37個省級特色小鎮2015年新開工建設項目431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額480億元,新入駐企業3300家,引進1.3萬多人才,并帶來含金量較高的新增投資、新建項目和新增稅收。(2016年03月01日人民網)
經濟發展,彰顯特色:轉型升級,特色小鎮成為抓手;發展理念,融合產業旅游文化社區功能;產業定位,一鎮一業力求專而強;建設風格,突出精致展現小而美;運營機制,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府引導。曾幾何時,那些具有本地特色的“塊狀經濟”,是推動浙江發展的不二功臣。然而,經濟步入新常態,那些產業也遭遇了新難題。如何走出困境、保持浙江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建設特色小鎮,是經濟新常態下加快區域創新發展的戰略選擇,也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新型城市化的有效路徑。”浙江省委、省政府做出了戰略抉擇。“這將有利于加快高端要素集聚、產業轉型升級和歷史文化傳承,推動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城鄉統籌發展。”“特色小鎮力求‘一鎮一業’,每個小鎮只主攻最有基礎、最有優勢的特色產業,不求‘大而全’,只求‘精且強’,著力培育具有行業競爭力的‘單打冠軍’。”翁建榮表示:錯位發展的定位,讓每個小鎮都特色鮮明。“特色小鎮的建設形態很重要。尤其是現代社會,美好的事物、美麗的環境都能轉化為很強的生產力。我們力求精致展現‘小而美’。”“小鎮的建設風格突出‘一鎮一風格’。所有特色小鎮要建成3A級景區,旅游產業特色小鎮需達到5A級景區標準。原則上特色小鎮不新建高樓大廈。” 除了準入機制嚴格,在建設方面,浙江按照“企業主體、市場運作、政府引導”方式,充分發揮市場決定性作用。政府則有著很清晰的權利邊界:當好“店小二”,做好“基礎設施配套、資源要素保障”等服務。為去除“爭個帽子睡大覺”風氣,浙江將“實績”作為唯一考核標準。對如期完成年度規劃目標任務的特色小鎮,省里按實際使用建設用地指標的50%給予配套獎勵,對3年未達到規劃目標任務的,加倍倒扣獎勵指標。安吉縣發改委主任趙懷君坦言:“這對我們而言壓力很大,埋頭苦干已成一致狀態。”
2016年1月29日,浙江省級特色小鎮第二批創建名單正式出爐,42個小鎮入圍第二批名單。根據規劃,未來3年浙江將重點培育100個特色小鎮。如今,形態上“小而美”、功能上“有機合”、產業上“專而強”、機制上“新而活”的特色小鎮,正逐步成為浙江穩增長、調結構、強創新的重要載體。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張家界在線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