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相繼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有不少參會代表委員的議案都聚焦網絡安全。代表委員們對于立法保障網絡信息安全的呼吁,得到了廣泛的認同。之前,一項“網絡生態環境變化”調查數據顯示,在一萬多名網民中,大家最擔憂的就是“個人信息泄露”問題,98.1%的網民支持對網絡安全專門立法。(人民網)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 網絡傳播技術的日益普及,“信息時代”已然到來。但人們在享受快捷與方便的同時,也面臨著個人信息泄露的巨大危險。網購商品個人信息被盜、線上預約掛號病情隱私被泄露、智能手機用戶信息被販賣……這些網絡信息泄露的事件層出不窮,有的甚至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人們在對事件皺眉的同時,也不得不思考,這些個人信息是怎樣泄露出去的?
可以說,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互聯網+”,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它也終將徹底改變我們以往生活方式或者生活習慣。因此,人們在面對這些網絡個人信息安全的問題,不應僅把其當作一段小插曲,驚訝過后就拋諸腦后,而應多一些思考,畢竟隨著信息生活的到來,這些正逐漸成為全社會共同面臨的問題。
如何解決當下出現的信息安全問題,如何去預防今后可能會出現的其他問題,給“互聯網+”立“規矩”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縱觀全球,為應對日益嚴峻的網絡信息安全問題,國際社會正在從法律法規、戰略政策、標準評估、管理體制等方面下手,全面開展信息安全保障實踐。對中國而言,實施網絡強國戰略,實施“互聯網+”行動計劃,是我們十三五計劃中的重要一環,關系著能否順利實現全名建成小康的宏偉目標。因此,中國,同樣需要從法律層面為網絡強國戰略保駕護航。
在這個愈發重視個人信息保護的時代,個人信息不僅承載著個人權益,也在很大程度上牽涉到商業機密、企業信譽、國家安全與信息主權。在令人眼花繚亂的互聯網新技術和應用面前,亟需撐起法律的“保護傘”,讓人們在享受便利和快捷的同時,也能確保個人信息安全無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