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1.0即是以體力勞動為主的小農經濟,其農業形態主要依靠人力勞動并輔以少量的動物及鐵器工具。這個時代的農業受天氣等自然影響較大,靠天吃飯的被動局面往往很難保證辛苦的勞動成果。在農業1.0期間的殖民統治和土地規模化生產為工業化提供了原始積累。
隨著工業化的不斷發展農業很快迎來了2.0時代,升級的2.0意味著用工業的生產方式改造農業,即設施化農業、工廠化農業。但從農業1.0升級農業2.0并非一定經歷二產化,像美國、加拿大的農業就沒有經歷農業二產化,而是從農業殖民化直接進入金融化。中國農業產業化既有設施化又有工廠化,而美國、澳大利亞都是靠天然資源維持農業,沒有經歷工廠化。歐盟、日韓則只是是設施化農業。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世界最大的設施化農業國家,國內農業大棚數量占全球70%以上。我國現在正處于農業產業化階段,要在規模化和集約經營的基礎上,拉長產業鏈,形成農業的增值收益。
以現代科學技術為主要特征的農業我們稱之為農業 3.0 。具體就是把快速發展的工業技術和突飛猛進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使得農業生產更加科學化、集約化、商品化和產業化,農業成果更加多品種、高品質、無公害,農業專業生產也向農工商一體化發展。但國內自上世紀90年代金融、保險、流通等部門就都被金融資本和商業資本控制,農業 3.0的快速發展亦存在其壁壘。
進入21世紀,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互聯網創業公司更是如雨后春筍,農業發展迎來了其4.0的時代。農業 4.0 就是融合互聯網的高度智能化的種植管理,通過智能互聯、物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互聯網技術應用于農業生產,有效擺脫自然災害的因素,不在束縛于土壤種植的約束,使農業作業更加生態化、智能化、都市化、自由化。人類可以以更低的成本、更優化的資源結構、更好的流通環節,從大自然中獲取健康的、干凈的、可持續的食物及美好的事物。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互聯網農資人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