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第34個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報告顯示,中國食品安全監管的信息公開程度普遍較低,尤其體現在動態信息的更新上。新的《食品安全法》實施效果并不理想。食品安全信息的透明度低,食品消費者的權益就會受到侵害。(央廣網,3月16日)
古人說:“民以食為天”;今天的網友們也喜歡以“吃貨”自居。朋友圈曾經流傳著一個笑話:中國文化其實就是“吃”文化。
既然是“吃”,那么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北京大學研究發現,目前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的透明度不容樂觀,而且從中央到地方到省再到省會城市呈遞減的趨勢,行政層級越低,越不透明。在中央、省級和省會城市59個食品安全監管部門中,只有國家食藥監總局和六個省級食藥監局超過60分,而29個省會城市的食藥監局全都不及格。
當然,并不是說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的透明度的高低與當地食品安全存在一定關系;然而,現在的食品不那么令人放心確實不爭的事實。地溝油、蘇丹紅、三聚氰氨,瘦肉精、添加劑、轉基因大米,乃至速成雞、塑化劑,毒膠囊、激素牛奶、結石奶粉,無不讓人談之色變。在“我們把生化武器做成美食”的調侃背后,究竟蘊藏著多少無奈和心酸?而在“中國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學掃盲”的慨嘆背后,到底蘊藏著幾多憤慨和憂慮?
要杜絕“餐桌上的污染”,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需要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尤其是餐飲業者心存敬畏、共同努力。
社會化大生產時代,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今天,你給生豬喂了瘦肉精,明天就有可能買到摻了三聚氰胺的牛奶;你可以不讓自己和家人吃被污染的飯食,卻不能阻止別人向你提供沒有嚴格消毒的餐具;你無視炸雞用的蘇丹紅,就別怪別人在炒菜時放了地溝油。
食品安全問題是經濟問題,但歸根到底是道德問題。如果只顧個人利益、短期利益,無視社會責任和法紀法規,急功近利、見利忘義:生產環節中違規使用和添加有害物質,不按工藝要求操作,不按質量標準生產,以次充好、以假充真;經營過程中拖把用鍋洗、剩飯重上桌、餐具不消毒、死魚充活魚;監管過程中“九龍治水、各管一段”,那么這桌飯就始終不能讓人放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