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廣西玉林市博白縣爆發了一場時長達4個小時的“煙火戰”。兩戶村民辦婚禮,互為鄰里,本該相互道喜,互相祝福,然而卻演變成了“狹路相逢,勇者勝”的激烈爭斗。
狹路相逢,真的是“路”窄嗎?“勇者”在這里真的會勝利嗎?我看未必。四車道、六車道、八車道雙向大馬路,還是成為部分機動車駕駛者的“狹路”,類是“怒路男”、“成都男司機毆打女司機”的慘劇每天都在上演;上下公交車,擠出了“勇者”,也擠出來悲??;校園里的無意碰撞,成就了不少“勇者”,也釀造了不必要的血案。這些“狹路”事件無一不證明,狹路并非“路”狹,而是“人心”狹;勇者并非真“勇者”,而是真“匪者”。
從古自今,中國都是禮儀之邦。古有“孔融讓梨”、“六尺巷”等典故,今有建設現代文明、建設和諧社會的倡議。那么,又是什么讓現在的人心變得如此狹隘,充滿了火氣、戾氣?
所謂:無知者無畏。正是這些“勇者”們輕視法律、漠視道德,不知畏懼、不知自控,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不懂文明、不知禮讓,蠻橫行事,采取以暴制暴、以錯對錯的方式解決問題,喪失了理智,這才上演了“煙火戰”、“機車搶道”等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和諧的鬧劇、慘劇,最后演變成了悲劇。
火氣讓人暴躁,戾氣讓人失去理智。如何才能讓“火氣”和“戾氣”遠離人們?一方面靠德治,一方面靠法治,歸根結底還是得靠自治。
隨著社會競爭越激越烈,部分人顯得有些功利和浮躁,但大部分人都是知書達禮、謙虛禮讓的文明人。我們需要這些人的正能量,樹立正確的道德標桿,引導良好的道德輿論,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氛圍,靠道德論理,讓那些漠視道德的人,得到譴責。同時,通過制定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制度、處罰條例和法律法規,切實加大法治宣傳,加強執法、處罰力度,依法從嚴治理,促使人人守規矩、講法律。
法治與德治都是外力,最根本的還得靠自治。法治,可能要接受法律的制裁;德治,可能要遭受道德的譴責;控制火氣,消除戾氣,最好還是自我管控,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從古自今,禮讓都是我們崇尚的傳統美德,我們生在禮儀之邦,肩負著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重任,必須牢記“待人處事,以和為貴”,加強自身修養,增強自身素質,扛起重任,爭做精神文明真勇士。
如今,是講法律、講道德的時代,狹路相逢時,“勇者”還真勝不了,那又何必爭個“勇者”呢?正如《六尺巷》中“讓他三尺又何妨”一般,讓他三尺又何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