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大學畢業生,6年前,樊俊回鄉創辦合作社,帶領鄉親養大鯢(俗稱“娃娃魚”),先后獲評縣級“水產狀元”“創業能手”和市“大鯢養殖模范”等,一直是當地明星人物。(4月12日中國青年報)
農村現有資源未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是導致貧困地區難以脫貧的主要原因。農村有著廣闊的土地、新鮮的空氣、美麗的環境,有條件產出綠色環保的農家菜、土家畜牧家禽,因資源未得到合理的開發利用,以致于貧困地區難以脫貧。
因為留鄉農民缺乏的資金、技術、信息,難以將土地資源變為財富;部分地區因地理位置偏遠,道路曲險,投資成本較高,外來投資者少有問津;此外,近幾年個別投資者打著發展的旗號,租用農民土地,掛著搞養殖、種植的“羊頭”,結果是套取國家項目資金,挖掘地下資源,做的是賣“狗肉”的勾當,獲得利益后而不見蹤影,農民再此過程中基本未獲得任何利益,反倒是耽誤了農耕生產,讓農民對外來投資者失去了信心,以致于很多地方的農民寧愿將土地丟荒也不愿轉讓給外來投資者使用。
鼓勵引導外出人員返鄉創業,是一條可行之路,對創業者和周邊群眾各有其益。為了鼓勵支持農民工、大學生和退伍軍人等返鄉創業,國務院曾專門印發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文件,要求通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開新型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建設新農村新局面。但是一些地方工作滯后,對返鄉創業者關心支持不夠,有的外出人員滿腔熱情返
鄉創業,卻面臨場地、資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難題,依靠個人力量很難克服,他們期待政府出面予以扶持。為此,政府有關部門要積極暢通創業渠道,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減少創業的阻礙、提高創業成功率,尤其在用地、用電、用水等方面敞開綠色通道,在創業培訓、技能培訓、電商培訓、小額擔保貸款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
與此同時,政府有關部門還要加強對項目產業的把關和指導。選擇創業項目要現實可行,必須和當地實際相結合,也就是和當地所擁有的資源、條件以及區位優勢相結合。并且不能讓污染企業、市場競爭力弱的企業落地。要多從電子商務企業、加工流通企業、家庭農場、新型農莊、專業合作社、生態旅游、農家樂等方面考慮,這既符合綠色、共享的發展理念,又蘊藏無限市場潛力,使企業落得下,旺得起,對當地及創業者本人均是雙贏。吳翠暖返鄉創業并帶動農戶致富,就是龍頭引領的作用,可將分散小生產與社會化大市場接軌,成為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重要一環。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