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4月17日“今日談”刊文《“閉門”迎檢等于養隱患》,其中舉例說,到附近的小店吃早餐,發現幾個攤位都關門了。一問才知,有街道干部上門“打招呼”,近期上級機關來安全檢查,讓“關門”避一下。從而提醒“下面”在這種環節上耍小伎倆,無論對個人還是社會,得不償失。這也提醒上級部門,要讓檢查嚴起來、實起來,多做不打招呼的暗查,讓被檢單位無從“精心準備”。
讀到這則經典短文時,給人的第一感覺就是,這“檢查”者和“迎檢”者豈非在唱“雙簧”?然靜下心來一想,當前的各類“檢查”還真有點這般模式。作為“檢查”者,早些天就要將檢查的時間通知對方,并暗示或要求對方做好一切迎檢準備。這貌似合理、自然的步驟,似乎出現了一些“漏洞”——這“迎檢準備”中,可能就包含了文中所說的那種“閉門”現象。而“閉門”所遮掩的,恐怕就是檢查中可能出現的“短板”吧!這樣,“檢查”者沒看見就沒有發言權,“迎檢”者既已過關還整改什么?真還就是唱的“雙簧”。
這種“雙簧”式的檢查,是典型的形式主義表現。本來,作為一級單位、一個團體或個體,迎接檢查是平常的事,但若只是為了“迎檢”而“迎檢”,甚至將可能出現的問題“閉門”了之,那就有些適得其反了;作為一級領導,下基層檢查工作也是職責所在,分內之事,干嘛一定要像“乾隆皇帝下江南”一般先頒“圣旨”,待各地都準備好了迎接“圣駕”時,才浩浩蕩蕩地出發呢?那樣的“檢查”,實際就是唱“雙簧”,雙方你知我知,皆大歡喜。
縱觀古今,中國人“迎檢”的“花招”可謂“歷史悠久”,反正,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時候,上面明明知道下面“假得離譜”,但還是愿意去看,因為自己治下的“歌舞升平”,誰不愿意看到呀!電視劇中“和珅”與“皇帝”就堪稱下級與上級相互欺騙的“典范”——那種“下級”迎檢的方法,“上級”甘愿“受騙”的心理,演繹為在“眾大臣?面前的一出出“雙簧”,沒有人敢有不服。
于是,古代就有少數皇帝或官員“微服私訪”之說。的確,“微服”了,自然能了解到一些真實的東西,找到了癥結,再“對癥下藥”,于國于民都善莫大焉! 隨著社會的發展,“微服”這樣拙劣的“檢查”手段早也不用了,但是,別讓常規檢查弄得那么“旗風浩浩”;別將“迎檢”變為“閉檢”,這于上于下都是可以做到的。只要于國于民有益,辛苦麻煩些又有什么呢!
當下,各級都在大力踐行“三嚴三實”,掀起“兩學一做”的熱潮,與這種下級刻意“閉門”遮掩,上級甘愿“受騙”過關的檢查模式是背道而馳的。須知,“檢查”的目的就是為了查找問題,繼而進行有的放矢的“補救”完善;“迎檢”是在工作扎實并準備充分的前提下接受“檢查”,繼而發現自己的“短板”,再進行“補缺”。我們的工作中,“檢查”必不可少,但應該檢查“常態”;“迎檢”更當態度端正,不欺上瞞下。倘若大家都“心知肚明”地唱“雙簧”,最終吃虧的還是黨和人民。(文/何竹梅)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