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并村工作推進過程中,不時聽到少數黨員村干部對并村工作發表消極看法,甚至出現個別村干部“使絆腳”的現象。
究其根源,是一些黨員干部疏于學習,未能樹立正確的大局意識,沒有認真學習共產黨黨章黨規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不能以合格黨員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思想認識不到位。僅僅停留在個人和小集體的眼前利益層面思考,沒有大局意識和長遠發展的眼光。二是政治覺悟不夠,安于現狀。既沒有領會上級黨委政府的工作要求,又沒有改革創新的干勁。
眾所周知,并村工作是一項功在當今利在千秋的大事,事關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和群眾生活水平提高。一是有利于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減少村級組織,能降低基層行政運轉成本,減輕基層負擔,避免基礎設施重復建設,便于國家的扶持資金能集中起來用好用活。二是有利于選優配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并村后,集體變大,村級黨組織帶頭人可選擇的范圍更廣。把有頭腦、有想法、有能力、有干勁的村干部選出來,抓好產業發展,帶領群眾增收致富,能更好的發揮農村黨支部戰斗堡壘的作用。三是有利于增強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基層黨組織壯大后,必然要求基層黨組織轉變工作作風,要求基層黨組織加強團結群眾貫徹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落實黨的任務,進一步加強了基層黨組織建設,增強了黨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四是有利于加強基層黨組織管理。并村后將實行村干部值班制度,工作日要求有村干部在村辦公場所值班,方便群眾找人辦事。五是并村工作是大勢所趨。并村改革符合國家建設新農村的要求,是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內在需求,大勢所趨,勢在必行。通過并村改革,能有效整合農村發展資源,進一步合理統籌和完善村級教育、醫療、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真正做到有利于服務群眾需求,有利于推進農村規模經濟發展,有利于提高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在從嚴治黨的新常態下,每一名黨員都要強化宗旨觀念,勇于擔當作為,立足黨章找問題、依照系列講話改問題,通過學習,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思想認識,并落實到立足自身崗位、發揮帶頭作用、推動改革工作的具體行動中來,在工作和社會生活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發揮正能量。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邵陽新聞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