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四川省蒼溪縣財政局原局長王仁祥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的消息在當地引起了轟動。因受賄、收受紅包禮金、違規經商謀利650萬元等問題,王仁祥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移送司法機關。(5月14日澎湃新聞)
財政局長是政府的“管家婆”,在一般人看來是比較“塊火”的。如能正確行使好手中的權力,管好錢袋子,那也是一方百姓之福。然后,四川蒼溪縣財政局原局長王仁祥卻因受賄、收受紅包禮金、違規經商謀利650萬元“栽了”,讓人大跌眼鏡,迅速引起了社會轟動。透過其“斂財之術”的背后,當地相關部門不感動汗顏嗎?
正如許多落馬貪官一樣,王仁祥同樣在復制官場的成長神話。但官至縣財政局局長后,就逐漸飄飄然而錯位人生,從吃喝玩樂中“找尋商機”,從資金撥付中“筆下生財”,最終“折戟沉沙”鋃鐺入獄毫無同情可言,但令人不解的是,在長達4年多的時間,從財務人員到工程老板,凡與資金撥付相關的大到“巨額紅包”小到茶水錢“通吃”,盡管在正風肅紀高壓下,但我自“風平浪靜”不倒,很讓人不解源由。事實上,本人斂財伎倆也不算高明,但為何屢屢得逞,就沒哪個勇于站出來?由此可見,那就是當地政務的“潛規則”使然。
其實早有坊間叫“王財神”,個中也暗影其權力的乖張。
雖用“常在河邊走,就是不濕鞋。”來“掩耳盜鈴”,演繹“兩面人生”的把戲。但如能從他緊緊攥“審核權”、“簽字權”就不難發現問題,如集體商議重大事項而不是搞“一言堂”,發現“蛛絲馬跡”后,領導班子及時“紅紅臉”“咬咬耳”及時提醒并抓早抓小,認真落實紀律監督責任,以不至于他在權力和金錢的誘惑面前輸得一塌糊涂。
財政局長“斂財之術”的背后,實則反映了兩個責任落實不到位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紀律建設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各級黨組織必須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強化執紀監督問責,提升紀律審查水平,致力形成常態震懾機制。
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王仁祥的慘痛教訓再次警示我們,黨員干部必須不斷加強黨性修養,明底線、知敬畏,懂規矩,決不能為一己之私放棄原則,為撈取好處損公肥私,為蠅頭小利自毀名節。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安昌路幸福街135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