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落馬官員:不收禮時被稱“怪老頭”,有人看到我就繞開走(搜狐新聞>2016-06-07來源:澎湃新聞)
河南省淇縣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尚曉軒,2003年底調到淇縣工作,曾對送禮一概拒之門外;2016年4月22日,卻以腐敗分子之身,被河南省鶴壁市中級法院以受賄罪判處其有期徒刑二年,并處罰金15萬元。從廉官到腐敗分子,這個反差著實讓人驚訝。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尚曉軒2004年9月至2010年3月,尚曉軒利用職務便利,多次收受他人財物共計13.1萬元。從數據上看,13萬元不是大數目,與億元級貪官來比如同滄海一粟,但是從黨紀的角度來看,“貪一分錢也是違紀”,且超過了3萬元的起刑點,被依紀依法追責一點不冤。
但從這個案例來看,有一點值得反思,就是當地干部將不收錢的尚曉軒視為“不講情面的‘怪老頭’”,是導致其蛻變的惡劣政治生態環境。
將不收錢的尚曉軒視為“怪老頭”,且手下干部對“怪老頭”安排布置的工作不買賬、見面不打招呼,應理解為“其他官員應該都是收錢的,收了錢的官員就是正常型官員,不收錢就是官場的另類”。這充分說明了一點:當地官場生態已受到破壞,或者說是有“官風不正”的問題。
政治生態受到破壞的后果是極其嚴重,在惡劣政治生態下,奉行廉潔自律的官員受到排斥,而違法亂紀的官員迎合潮流;反之如果廉官要與其他官員打成一片,勢必要丟掉廉潔,與其他人員“蛇鼠一窩”。
“如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原本奉行公事公辦的尚曉軒,為了改善人際關系,為了更好開展工作,改變了原來的處事風格,欣然參加各種飯局,接受別人送的小禮品,斗志被腐蝕,其主觀世界和內心深處由此發生了惟妙惟肖地變化。
毛主席說過,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外因通過內因而而起作用。雖然尚曉軒從廉潔的官員墮落為一名腐敗人員,其黨性修養、法紀意識“滑坡”是內因,但是其所處的政治生態這個重要的外因,也不得不令人深入深思。
政治環境可以造就人,也可以毀人。筆者認為,要減少官員們的違紀幾率和違紀增量,除了加強教育、加大懲處力度,還應該加強政治生態的營造與管理,讓官場在良好的政治生態中健康運行。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