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1200名中外嘉賓、2500家國內外企業參加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問道生態文明。貴州再次發出了生態文明建設的“中國聲音”,成為生態文明的“中國窗口”。(人民日報 7月8日)
近年來貴州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實踐頻頻獲得人民的點贊,也造就了許多機遇。“貴州滿眼都是綠,天然大空調,適合建數據中心”“這里是大氧吧,空氣甚至可以制‘罐頭’,瓜果蔬菜讓人放心”。首次造訪貴州的富士康科技集團總裁郭臺銘就決定,將集生產、生活、生態為一體的富士康第四代產業園落戶于此。貴州真正干起來了,真正將青山綠水變成了金山銀山。
我們正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路上,我們正抓住創新這個“牛鼻子”艱苦創業,然而在創業的同時也要堅定地更自覺地保護好我們的綠色“家底”
識綠懂綠,自覺牢筑生態底線。人與自然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樹。生態如眼睛,生態如生命,生態環境是唯一的,是不能被替代的,用之或不覺,失之必悔矣。只有充分識綠懂綠,才能自覺牢筑生態底線,才能讓青山常在、清水長流、空氣常新。
挖掘綠色生產力,增綠增收一箭雙雕。在充分識綠懂綠的基礎上,我們要學會換思維、改方式地挖掘綠色生產力。挖掘綠色不能就是簡單粗暴的破壞,而是要動腦筋、想辦法、有選擇地去獲得綠色與發展的雙贏。立足市場需求,開發生態產品效用,擴大生態產品的有效供給,充分挖掘生態財富,把良好生態資源變成“常青樹”和“搖錢樹”。
嚴格制度,為綠色發展保駕護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只有實行最嚴格的制度、最嚴密的法治,才能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可靠保障?!蓖晟瓶茖W的經濟社會發展考核評價體系,發揮好“指揮棒”作用。建立健全責任追究制度,對造成生態環境損害附有責任的領導干部必須嚴肅追責。建立健全生態資源管理制度,使生態資源歸屬清晰、權責明確、有效監管。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追夢路上,我們既要“創業”也要“逐綠”,按照綠色發展理念,努力開創生態文明新時代。
作者單位:北川羌族自治縣林業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