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貧困村調研,一位老鄉如此評價村第一書記:“人家城里的干部就是不一樣,講起政策來都是‘一二三’,一套一套的!”乍一聽像表揚,仔細體會,話里有話。
這是7月9日《人民日報》“今日談”文章《“城里干部”要學啥?》中的由頭材料。像這種過于“官樣”的講話,確實在一些“成立干部”身上體現得比較嚴重。他們往往生在城里,長在城里,知識面廣,視野開闊,文字功底深厚,政策理論精通,一講起話來往往就“一套一套”的。然而,這樣的“一套一套”,如果對象是最基層的農村人,有時候只能得到個“不簡單”的“好評”,而具體講了些什么,是否真聽得懂,似乎就不在考慮之列了。試想,這樣的講話雖說“一套一套”,但對于群眾那邊來講,可能就雨里霧里,不知所云。這樣的講話,不要說與群眾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就連最基本的工作都很難落實。
作為從城里選派到各村的“第一書記”,肩負著“脫貧攻堅”的時代重任,倘若一副高高在上的作派,在百姓面前“官腔”十足,又怎么能真正走進群眾,與群眾建立起魚水之情呢?造成這般局面的根本原因,恐怕還是這些“城里干部”們沒有很好地實現角色轉換。平日里開會講話“官味兒”習慣了,到鄉村去仍然不思考具體問題,一味地“照本宣科”,就會事與愿違。而要真正做到角色的轉換,首先要從觀念的轉換開始,要放得下自己的“身價”,把自己真正融入到群眾之中,做群眾的一員。
要打好“脫貧攻堅”這場戰斗,不走進百姓,總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派頭,恐怕是很難獲勝的。記得上世紀的許多鄉鎮干部,下田能插秧,上岸能辦公,具備著“干部”與“農民”的雙重本事,因此與農民談得來,說得上話,也就利于解決問題。那么,是不是說要求現在的每個“城里干部”都必須學會種地耕田呢?那倒不是!“同時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你把自己當村民一員,村民就把你當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你就會方便走進群眾,了解群眾,做起工作來就事半功倍。就像小崗村原第一書記沈浩,生前就常與村民一起蹲田埂、拉家常,有時還與農民“抬杠”,被稱為“一點也不像省城來的干部”。這位“不像‘城里干部’”的“城里干部”,卻成就了“城里干部”的最高境界。
“戴上草帽,多說土話,“城里干部”的道理才能讓大家聽得進、記得住、愿照做,扶貧好政策也才容易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筆者接觸過一位下派干部,工作勤勉,別人都在“休閑”,而他卻說“休——閑!”,意思是“不能閑著”,大凡有空,他就要下鄉調研,雨天一雙長筒靴,一把折疊傘,走村串戶,不亦樂乎!一段時間下來,以前的“刁民”不但不“刁”了,而且還主動為地方發展建言獻策。以前在群眾中有不少“擺不平”的事情,在這位下派干部手里就變得輕而易舉了。談笑中,他淡然地說:“與百姓打交道,只要說百姓話,做百姓事,百姓就會把你看成‘一家人’,‘一家人’還有什么‘擺不平’的呢!”樸素的言語中,演繹的全是百姓的情懷。
由此看來,“城里干部”要真正做好農村工作,就連說話都還很有一套學問。這套“學問”不同于其他的學業,光靠臨陣磨槍式的“突擊訓練”是不成的。“學問”來自實踐,只有在靈魂深處把自己的“地位”降下來,才會與老百姓“心有靈犀”,才能得到群眾的信任。“用‘屯里話’說‘屯里事’”,就是這些作為“第一書記”的“城里干部”作好農村工作要學習的基本功,必須人人“過關”,才擔負得起“脫貧攻堅”的重任,走出農村發展的一片藍天。
作者單位: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