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曾是高水平、高薪酬的“代名詞”。但近年來,隨著大規模“海歸潮”出現,其素質出現分化,待遇與預期也與此前形成明顯落差。而各地基層干部甚至農村村官中,近年來也陸續出現海歸的身影。2011年北京市招考大學生村官首次向歸國留學生放開之后,首次招考便有20人報名參加,其中4人最終被錄取。(7月21日《京華時報》)
海歸留學回國后甘當“村官”,雖然在理性認識上學歷與職業無關,卻也有點讓人出乎意料。因為大部分人認為這是人才的高消費。在平常人的眼里,海龜、博士這樣的高水平人才,應該在研究所里搞研究,應該在世界500強企業當高管。怎么也不可能到農村當一個小小的“村官”,這實在不符合正常邏輯。其實,筆者想說,沒有誰規定海龜不能當村官吧?也沒有誰說高學歷不能到農村工作吧?
職業,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選擇什么樣的職業是一個人的自由,也是每一個人的權利。是金子,在哪里都會發光;是人才,在哪里都能干精彩!對于一些博士、海龜來說,選擇其他職業就未必好于當“村官”這個職業。
在倡導萬眾創新,大眾創業的今天,廣大農村基層迫切需要高端人才做引領,特別是邊遠的農村,如何發展需要長遠的謀劃,需要科技、實干、公道正派等類型人才做領頭雁,帶領廣大的農民朋友走科學發展的創新之路,幫助他們從貧困走向富裕,從軟弱渙散走向規范發展之路。所以,海龜在農村也有廣大的發展空間,也有施展抱負的舞臺。
另外,農村基層能給海龜“親近感”。曾經有一個海龜村官說過,農民幾十年如一日的耕種生活方式,造就了他們因循守舊的思維習慣。而農民最可愛的地方,也恰恰是他們這種非常樸素的因循守舊的價值認同。一旦我們相互融入了,他們就會接受你,認為你是他們的自己人,就表現出極其淳樸的感情,視你如同自家人。這樣的天然親近感,讓我們有為農村基層服務的熱情心。
因此,“海龜甘當村官”應當給與掌聲。一方面農村基層需要人才,政府也希望能為農村發展注入新鮮血液,是實現人民富強的中國夢需要的;另一方面則是職業只有分工不同,沒有貴賤之分,只要他們有興趣,學有所用,造福社會,就有助于社會和諧,我們應尊重其選擇,大可不必指指點點。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