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人民大學顧海兵教授轉述的一件事情及他的點評。顧教授說,在一次座談會上,一官員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市政府某個局,通知各區對口局派個人到市局開會,結果有的人在路上花了三四個小時,會議卻只有5分鐘,就是發個文件。此事引發了顧教授的感慨,在網絡時代,視頻會議不行嗎?電子傳輸不行嗎?快遞文件不行嗎?會議重在議,只有傳達沒有議,或沒有反饋、無交流,這樣的會議有啥必要?(人民網)
文山會海,不求實效。“路上3小時,開會5分鐘”實則是形式主義的突出表現。“為政貴在行,以實則治,以文則不治。”我們黨歷來是堅決反對形式主義的:“三嚴三實”本身就蘊含著嚴肅的整治原則和嚴明的紀律要求,蘊含著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開展“兩學一做”專題教育同樣要求嚴字當頭、實處發力,發揚講認真的精神,堅決杜絕圖形式、走過場、做表面文章的。如果用形式主義搞工作,就是典型的不嚴不實問題,不僅使已經取得的作風建設成果前功盡棄,敗壞黨風政風,損害黨的公信力和形象,還耗費了工作人員大量時間和精力,耽誤實際矛盾和問題的研究解決,導致干部脫離群眾,影響為民辦實事的效率。
要想為老百姓真正做好實事,就必須從作風建設上出發,集中解決形式主義等“四風”問題。作為基層干部,更應對形式主義有清醒認識,站準立場,找準癥結,以求真務實的堅定態度攻克形式主義的虛厚堡壘。要明確認識,認清形式主義危害。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廣大黨員干部要提高對形式主義危害的認識,在群眾中大力宣傳形式主義的弊端,讓抵制形式主義的思想深入人心;要明確責任,杜絕形式主義滋生。明確責任才能深挖形式主義的根源,從上到下,發文件、出政策、上項目、搞活動,務求從實際出發,切實可行,不做表面文章,少一些材料檢查,多一些行動督導;要加強監督,懲治形式主義歪風。發動群眾監督,鼓勵舉報大搞形式主義的做法,讓形式主義無處容身。不做無用功,不說大空話,基層的黨員干部要以為民辦實事為己任,切實解決群眾所關心所急需的問題。
抵制形式主義,要付諸于實際的行動中,形式主義不是生產力,而是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毒瘤,我們要想方設法予以根除,不走過場,不搞形式,用心為民解憂辦事,方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