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首屆兒童安全用藥傳播與發展大會在京舉行,醫、學、研、產等各方代表共同研究探討兒童安全用藥問題的破局之道。南方醫藥經濟研究所在會上發布的《2016年兒童用藥安全調查報告白皮書》顯示:中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率是成人的2倍,新生兒更是達到4倍,而我國兒童專屬藥品卻不足2%,兒科醫生缺口20萬。因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萬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9月14日,人民網)
近日,央視首播一則兒童安全用藥公益宣傳片,5歲主人公浠諾小朋友手語無聲訴說自己因用藥不當致聾啞的經歷,孩子淚眼婆娑,孩子是那么懂事,又是那么不幸,另眾多網友心痛不已,潸然淚下。因為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3000名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造成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更是不計其數。悲劇往往只在一瞬間,而這種人為導致的后果卻更讓人難以接受。
根據統計,兒童用藥簡直是少之又少。目前,兒童專供藥品數量嚴重不足。全國僅有10余家藥企專門生產兒童藥,兒童藥僅有60多種,并且95%以上的藥品不配備專用量器,導致家長在劑量上難以掌控。想想那些家長,大批量的從海外代購奶粉、衣物、買專門的輔食器材來給孩子做輔食,甚至還海外代購藥物。但是大部分的家長是沒有對藥品安全引起重視的,而且有時還不尊醫囑,擅自加大劑量,加重孩子腎臟和肝臟負擔;中國的醫院在面對孩子用藥問題上也不嚴謹,抗生素隨處可見,讓人感到擔憂。
“呵護兒童身體健康,讓他們方便用藥”此類話題隔一段時間就會被人提及。在今年的兩會上,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主任李斌、副主任馬曉偉和副主任王培安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時說,將會同食藥、工信等部門,要采取加快建立兒童藥申報審批專門通道,招標定點生產兒童用藥,應該就是對輿論的一種呼應。當然,在建立制度的同時,還要對兒童用藥研發、生產、審查的制度也一并完善,建立兒童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監測系統,完善兒童用藥再評價體系,確保兒童版藥物盡快進入流通市場。
兒童用藥安全不僅僅是存在于我們國家,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如果真的能夠對兒童藥品生產建立相應制度,這對我國兒童是一個福音。畢竟兒童藥品安全關系兒童一聲,誰也不想“小浠諾”的悲劇再次發生!
作者單位:中共四川北川縣安昌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