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承諾的拆遷安置多年沒有著落,四川省樂山市拆遷戶龍俊良從焦慮“熬”到了失望。四處奔走無果的他決定再試一次,直接向市里的一把手吐槽后,經樂山市委書記彭琳批示后,安置房建設即將破土動工,市住房保障和房地產管理局局長和直接經辦人員被誡勉談話。據統計,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創辦10年來,網民累計留言93萬條,六成多留言獲得回復。(人民日報 9月22日)
不管是重慶火鍋,還是四川火鍋,在紅湯上往往浮著令外地人發麻的花椒和朝天椒,但在品嘗后,卻對那種麻辣中帶著鮮香的口感,是一吃就忘不掉。川渝兩地愛吃麻辣的習慣,不僅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往往也帶到了為民解煩去憂上。如網絡“趕考”,作為當下各級領導干部繞不開的“必答題”。許多領導干部面對網友的麻言辣語,開始像吃火鍋一樣,以“麻”提神,用“辣”醒腦,推動干部“紅臉出汗”,把“四風”毒素排出來,用心把群眾的事做好做實,獲得了群眾的好評。
網絡是把雙刃劍,上面充斥著正、負能量。無論哪多哪少,只要是實事求是地反映問題,即使難聽些、尖銳些,也要像吃火鍋一樣耐心十足。換句話說,批評也是傳遞正能量,要善于從牢騷中發現金點子。相信只要解決了負能量,正能量就會越來越多。因此,領導干部遇事不能繞著走,必須摒棄“鴕鳥”心態,多些“麻辣”風格,才能強化“趕考”意識,進而集中精神、心無旁騖,以只爭朝夕的態度,揚起永攀險峰的斗志,在雷厲風行中,把群眾的問題解決好,讓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
養出“麻辣”風格,在網絡“趕考”中,考出優異成績,就不能再是“治大國如烹小鮮”。當群眾面對問題久拖不決,心灰意冷時,寫下的“考題”,需知舒舒服服是通不過的,安安穩穩是考不好的,得過且過更是不允許的。只有加大火力,讓政府理政充滿真正的“麻辣”味,才能在查找問題上“麻辣”味十足,讓問題批評一針見血,從嘴上“辣”到心里,促使黨員干部敢認賬,真埋單,不是虎頭蛇尾;才能在解決問題上不是只圖“銷賬”,而是構建“麻辣”味十足的長效問責制度,以“辣”味問責,產生“辣”的執行力,實現改進作風長效化,確保一時之“辣”成為長久之功。
群眾利益無小事。如報道所言,網絡“趕考”是時代考題,考的是為民意識、公仆情懷。盡管群眾反映問題,只是“彈指一揮”,但既然民意上了網,群眾路線也必須跟著上網。所以,要在線上當好群眾的“貼心人”,線下就得有“跑斷腿”的覺悟。只有問責“麻辣”味十足,為民服務才能始終保持高標準”“嚴要求”,真正將“一枝一葉總關情”踐行到底。
作者地址: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政務中心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