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習近平為首新的黨中央開啟了高起點強力反腐新時期,明確了在反腐問題上,要對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貪腐分子實行重拳出擊,中央先后出臺了《黨政機關例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條例》、新修訂頒布《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三部黨內法規,出臺了《中國共產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和“八項規定”、“六項禁令”、“黨風廉政建設黨委主體責任”等一系列重要舉措,開展“兩學一做”等黨風黨紀教育活動,新的中紀委實行重拳反腐,取得反腐制度成果和反腐治腐懲腐成果,贏得了黨心、軍心、民心,體現共產黨人不忘初心,與時間賽跑,與人民群眾對反腐新期待賽跑。然而,在一些地方縣級個別單位領導干部,以身拭紀拭法而不顧,挺而走險,由明變為暗,由吃獨食走向共同腐敗,清廉人與貪腐人在較量,反腐與反反腐斗爭,從來沒有消?;蚱鋵嵰恢痹诓┺摹7锤恢痹诼飞?,新的黨中央以趕考初心,全面從嚴治黨、從嚴反腐,十八屆六中全會研究從嚴治黨從嚴反腐問題,實現新的黨中央引領優化政治生態,更好地帶領全國人民一道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中國夢。
當下在高壓反腐態勢下,地方反腐與反反腐出現了出新情況、新問題,必須要引起反腐部門、反腐高端制度設計部門警惕和跟蹤關注,切實保持高壓態勢不變型、不走樣,讓反腐成為優化地方社會政治生態新引擎。經過筆者調查觀察和研究,對一些當下貪腐出現的新特點、新花樣,進行了一定初步的梳理,主要有如下幾大方面
1、招標“悠方”:政府采購、工程招標是敏感重點區域,也是黑手共同插手黑障區域。現在招標投標是陽光下腐敗重點地區。越是危險地方越是最安全地方。一是行賄發標人,事先對負責招投標重要人物(招投標局、紀委負責人、國有資產管理局等與招標投標有關人員)、實行事先重點精準打點,設置門檻,定向標的,實行有“內”放矢。二是收買竟標人,對參投標竟爭者,實行紅黑一起來;紅的,以小錢收買參竟標者,加紅包,軟性放棄招標;黑的,采用黑社會手段,加威協,硬性放棄招投標,實現走程序搞假投標,出現同一單位,同一竟標者屢屢中標。如政府采購、機關基建工程項目,對投標項目一年追加幾次,變得合法化,財政部門缺乏監管(實質同伙內鬼〉,一個基建項目完工半年更長年,辦公人員進駐辦公樓,而其基建項目至今無機關驗收??梢?,通過招投標方式,由過去不合法化變成走程序,使其合法化,形成陽光底下穿上隱身衣的體面式“腐敗”,真正忽悠了守“規”守紀的人。
2、機關“謀票”:現在想通過投票形式,體現公開、公正、公平。然而,在一些單位卻變了味,不琢事、只琢磨人,一邊上班一邊兼職經商的,與單位“一把手”關系搞特鐵的,有參股的,上班簽個到,甚至對外說以老婆患病為理由,整天忙于做生意,評先進、評等次等好處,領導讓他“一個都不能少”。出現了單位職工一上班就為單位“一把手”炒投,成為“炒股族”,還出現了單位“一把手”事先暗示受惠的人,大家都來投票,平時吃吃喝喝在一塊,關鍵時候投票起作用。本人善做“拉票功",加上單位“一把手”作靠山,單位好處沾盡。主要體在一是推存職務晉升;二是評先進、年終評優秀等次。出現本人拉票、領導暗示拉票,不做事、會來事,得先進;做事人評不上,在外做兼職經商評上先進逆襲局面。在晉升或年度廉政考核,單位一把手讓圈內人參與座談,投票,對圈外人實行信息封鎖,突然襲擊,整天玩權術,形成“腐”圈“腐”利。
3、圈子“腐法”:一是高密度化。重要崗位,腐敗圈子人選腐敗人,形成腐敗全程鏈子,在用人上,任用前腐輩圈子人,在敏感利益上,讓心腹“腐”利人成為優先選項,圈外人被邊緣化,在基建項目、機關購置物品,親信化,對正直、講原則人,實行高度保密、封閉,建立內封閉體系。二是高精細化。編制腐敗網絡。由于現行“一把手"不直接分管財務。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分管機關財務班子成員成為單位“一把手”心腹,往往將單位的基建項目、購置辦公用品、吃喝、捐贈物品、防汛物品、扶貧資金實行托管,并建立賬外賬,實行私密化。三是高剿殺化。長期公道做事的人,越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一門心思抓住不放過任何機會,找岔子,關鍵時拉幫結伙,制造事端,惡人先“告狀”,逆天“舉報”,變相“圍獵”和“宰殺”,無中生有的向紀委“舉報”,以示警告和威懾,讓清廉人長期疲于奔命接受各種檢查,往往調查結果是以清白收場。
4、“腐?!惫P:對縣級紀委、監察局或縣紀工委局實行重點公關,平時要求多來本單位“食”導工作,年關過節,運用“小金庫“賬外賬資金,送禮照送不誤。被一部分別有用心者利用,千方百計地與上級領導“套近乎”的方式,以謀取個人最大的私利。一來,可紀委監察部門內鬼,可及時提供反腐信息,及時保證反腐與反反腐信息暢通,把反腐風險降到最低和零風險,對本單位黨委(組)副書記(紀委書記、紀檢組長或紀檢員)、或派出紀委工作或有從事紀委工作背景的班子成員或機關干部家屬從事紀檢工作背景高看一眼,甚至一起拉上賊船,共享“紀”利“腐”利,形成竄腐、窩腐。在崗位分配或提拔上作為第一方陣或優先方,有時,凡單位有“腐”利,首先是考慮優先項。二來,一但出現“腐”利危機,實行實時在線管控,以便及時救火滅火,還可與紀檢部門、審計部門、財政監督部門關系人(內鬼)進行反反腐預審,以查賬將單位上繳預審,以“整改"形式,堂堂正正消毀貪腐證據鏈,公開的以“整改”名義補齊財務手續(紀委、審計、財政監督部門對違規現象的單位實行違規違紀罰款,結果卻由單位賣單,違規人卻逃避黨紀政紀處分),消除貪腐隱患,建立反反腐預警網絡和高敏度應急處置體系,規避反腐,以圖消遙黨規政紀法律之外。
5、暗渡“陳猖”:公共資金項目“隱”性流血。如扶貧資金項目,移民項目等,往往扶貧(移民)項目資金往扶貧辦(移民局)主任(局長)家鄉投資,以所謂產業扶貧項目,與招商項目人或項目資金企業分紅、入股,有的將項目修建村級辦公樓,資金挪作他用,惠民百姓資金被盜用和占用,從中吃回扣。捐贈項目資金“隱性”搭車。如殘疾人捐贈項目,一邊收取殘疾人手術費,一邊收取捐贈項目(物質)資金,與相關當地醫院,建立避風港式“小金庫”;還與定點康復醫院(不搞竟標、獨家壟斷醫院)聯手,將政府殘疾人項目資金獨家交給當地(關系或被收買)康復醫院,建立天然“小金庫”。公共設施項目“隱性”吸血。將公共設施項目以假招標形式招攬項目,一項目年年更改項目合同,年年追加財政項目資金,成為“提款機”,“小金庫”。
6、“證據”失盜:某縣有一單位,為了消除帳目證據,前十多年,創意性就玩起了“電腦”失盜,而當時未用電腦做帳,至今成為一大懸案。當下,有一些反反腐分子,在合同上,多次修改采購合同,多次玩起了追加項目“資金”,利用紀委關系將單位上繳預審,借此毀滅財務證據,而財政監督卻流于形式,機關紀檢監督內鬼已成為望風“崗哨”。
以上種種“變通“、“變種“、“變味"隱性腐敗列舉披露,盡管反腐在高壓態勢,在一些地方或單位里反反腐現象與反腐同在路上。
中共中央政治局9月27日召開會議,研究全面從嚴治黨重大問題。十八屆六中全會將審議《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文稿,更好地全面從嚴治黨、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內監督,增強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著力維護黨中央權威、保證黨的團結統一、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努力在全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與此同時,促使黨的領導干部做到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用權受監督、失責必追究。為了更好地推進從嚴治黨、從嚴反腐,更好地實現“對地市縣的巡視,既尋‘老虎’也找‘蒼蠅’”,打牢、鞏固黨執政根基,必須建立一套地方特色的現代懲處體系和高效機制,卓有成效地開展反腐斗爭。尤其是要打造“老邊少”地區縣(旗)反腐跑出“最先一公里”,為實施“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建立治理與優良的縣市(旗)域黨內政治生活、政治生態環境,提供強有力的政治和法治保障。為此,建議如下:
1、堅守責任擔當,從嚴追責問責。隨著《中國共產黨問責制》實行,地方省、市(地級)、縣市相應建立了專門主體責任執紀機構,成立了常設機構。以圖消除反腐死角,實現全覆蓋。從形勢形成了高壓態勢。但應看到一些地方領導,對反腐仍存顧慮,怕地方經濟發展,影響社會穩定,怕影響干部心理穩定,應付式反腐、作秀式反腐,說得多。做得少或不做,根本無法造成反腐高壓態勢,出現上熱(中央),下冷(地方【省、市(州、盟)、縣市、旗】)倒掛現象。省級到市(地、市、盟)、縣市旗級巡視走了過場,一些腐敗分子暗地猖獗,百姓對反腐有期待,但目前心存疑慮,缺乏足夠信心。廣東、山西、河南、四川在動真的,有目共睹。因此,建議:一是中紀委要直接定期或不定期對省、地(州)市盟、縣市旗實行黨風主體責任巡視督察,二是加強中紀委對省、市、縣市旗巡視組問責督察。三是加強中紀委腐敗重點(災)縣市旗、老邊少地區縣市(旗)定向定點跟蹤巡視督察。在一些地方出現截訪舉報、篩訪舉報人現象。有重點的反應強裂的腐敗大案要案在時間上不設限。據調查某縣一家單位十三年前被撤銷,單位每年收入上千萬,開支近千萬,單位為了毀賬,向外做假像20多部電腦被盜(監者自盜),不向公安機關報案,對外說電腦做賬(實際上只做紙制賬),查無證據,成了無頭案,此事不了了之。有一縣分管組織人事的副書記,是本地人,全縣行政干部想政治升官發財、企業老總想承包工程項目排隊送禮行賄,社會上傳播講信用,有多重禮就有“多好位”、“多大工程項目”,回報率高。犯事后,被媒體“某千萬”。據了解時值被提拔重用全縣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90%以上行過賄,形成腐輩、腐兒、腐孫,建立腐敗網絡,形成根深牢固腐敗鐵的關系網和全程(紀委監察、組織部門、人社、審計、委辦局、鄉鎮)鏈條,即使他在坐牢期間也在干預當地干部任免。在當地構建了腐腐相護、腐腐相通的社會網絡,誰舉報腐圈的人誰就寸步難行,甚至誅連九族,誰就遭受圍剿,到處受到排擠,還可動用縣級領導的關系人出面干預,借助組織部門、人社部門、紀檢部門、財政監督部門、審計部門等執紀力量開展獵剿行動,實行組合拳式圍剿,實行立體式精準打擊,當地政治生態環境可想而知,前二十多年,鄉鎮進行土地用地制度改革,有一當過鄉鎮“一把手”與當地財政所主任,利用手中權力,打起了歪主意,將農林用地變相私自倆從合伙承包,一定二十年,甚至用足用活財政支農資金,為承包林用地注入額外資金,辦起了一所不用本人投資的“綠色銀行”。盡管中央三令五申,不能兼職或以權謀私,至今共同擁有“固定資產”。建議將發生過重點大案要案的縣市應作為中紀委反腐聯系點,四是加強對換屆期間縣市(旗)及其縣、市、旗)直部辦委局“一把手”、鄉鎮黨政“一把手”任免跟蹤督察。五是要重點抓好縣級“戴帽子”和“摘帽子”系統和有著紀檢系統工作背景的,利用大數據,建立管控數據庫。六是加大執紀問責機制建設。對反腐不力,對貪腐案件不查不辦,捂著、壓著不處和消極不處,處理小案不處理大案要案,以小以無社會關系無社會背景的優先查處,完成“反腐指標”,一旦被舉報的紀委部門、(崗位)相關科室領導及其人員反腐“無為”、“不為“,應受到問責或通報或責令辭職或免職,與此同時要堅決查處與舉報案件通風報信的內鬼,以示警告他人,要防止用程序、流程與規則的不透明變相為“不作為”,或成為“擋箭牌”和“遮風板”。讓“無為、亂為”問責制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七是實行反腐領導高配,防止地方串聯。對阻擾辦案,怕負連帶追責縣市領導,上級紀委部門發現一起要嚴肅查處,決不姑息遷就。對其所在縣的縣委書記、紀委書記實行“雙規論處”,直至上級地市委書記、紀委書記實行戒免約談。強化反腐攻勢力,形成反腐氣場。
2、整合一體化反腐資源,建立高效聯動快速反應機制。建立高效、權威反腐領導班子和工作班子。建議成立縣級反腐查處案件中心。中心主任由上級紀委干部兼任。下設反腐舉報中心,暫時代理履行紀委信訪室和檢察院舉報中心職能,主任應由上級紀委干部兼任,實行領導高配,防止地方串聯,不受地方約束和騷擾。對紀檢干部滿五年以上及各室主任一律實行輪崗,對紀委信訪干部也要實行一律輪崗,反腐月報制,定期向上級紀委匯報進展情況和難點、焦點問題。建議省紀委實行一月一巡視,關注縣級反腐進展動態。被抽調辦案人員嚴明辦案紀律和規矩,對泄露案情、跑漏氣的辦案人員,要嚴肅追究黨紀政紀,甚至追究刑事責任。舉報中心工作人員,對舉報者實行高度保密,讓人民群眾自覺地直接參與這場反腐斗爭。要明確各級領導干部不得干擾辦案,決不充許打招呼、出面說情,對說情者實行錄音取證,記錄在案,接受社會和新聞媒體監督。對不履行取證的工作人員,一旦發現,也要追究黨紀政紀,讓其不敢破“規矩”,不敢觸摸違紀違規問責底線。要依規依紀查處腐敗分子,要徹底改變過去長期以來紀委淡化懲處方式,以等額退款代替黨紀黨規政紀法紀,弱化紀律法紀權威。如若發現故犯者,對當事人和主管領導,要實行追究刑事責任論處,設立反腐高壓線。建議中紀委關注各省“拍蒼蠅”反腐動態,定期聽其情況,掌聲最新動態,以期保證這場反腐斗爭沿著正確、健康軌道有序開展。
3、運用高科技“云反腐”,建立肅貪懲腐數據庫。一是抓好反腐軟件開發與應用。隨著反腐大數據時代來臨,應對貪腐形勢的智能化、隱身化,要組織中紀委黨風黨紀、廉政研中心、各地大專院廉政研究中心會同專業科技公司,科學組織攻關,研發反腐懲處軟件,加快反腐工作應用,實行科學反腐、智能反腐。讓法治反腐規范化、科學化、智能化。二是抓好建立、開發“云反腐”數據庫。據調查發現,紀委對查處案件,一般不對外公開,只在機關通報,遮遮掩掩,社會上無人知曉,不在陽光下運作,不能形成“以貪為恥”社會氛圍。因此,開發建立“大反腐”數據庫,將其違違紀違法貪腐官員信息收入庫內,同時所有入庫信息的官員子女及親屬在任用方面參考庫存信息,向社會公眾開放,接受社會大眾監督。三是推行政府官員刷指紋終身責任制。要搞好采用指紋批示文件試點工作,進而推廣。以此建立所有縣級以上官員指紋信息庫,官員在簽閱文件中除了姓名簽字批示,還要附和本人指紋,以防止批示文件造假,與此同時,實行指紋終身責任制。
4、建立肅貪懲腐執行系統,構建反腐評詁體系。第一、構建高效反腐執行系統,建立忠誠、責任、擔當執紀團隊。推進反腐管理體系、反腐預擎體系、反腐評詁體系“三位一體”治理體系。要實現紀紀監察崗位的人員“敢作為”、“有效作為”的有效執紀執規,就必須改變僅局限于紀檢干部辦案水平提升的反腐評詁體系建設,綜合推進以人民群眾參與為導向的反腐管理體系、以廉潔辦案為導向的反腐預警體系、以公正執紀執規為導向的反腐評詁體系“三位一體”建設工作。一是,以責任清單為基礎,以責任制建構為導向,建構辦案查案失誤追究制和執規執紀不力問責制。圍繞“紀檢該干什么”“如何干”“干不好怎么辦”三大問題,在評估與清理“紀檢在從嚴治黨該做什么”的基礎上,把執規清單與責任清單建設有機統一;同時,加大對執紀執規的問責力度,提高紀委執紀執規威懾力。二是,制定明確、詳細、透明與可執行的辦案流程與辦案績效圖。任何一項辦案與案件,都必須有清晰的辦案流程與完成期限、明確的目標及依據、人手及資源、用以顯示辦案績效的評估標準;并建立起辦案質量標準,寫進辦案績效工作說明書中;推動案件信息公開,提供承辦案件的規范要求和績效評估標準。三是,強化辦案團隊(室)與領導人(室主任、分管常委)執行力建設,推動機關單位廉政文化生態再造工作。對于適用委任制和聘任制的特邀辦案員,強調在日常辦案活動中按照黨紀黨規要求,建議給予紀檢辦案室主任特定范圍內允許提名與組閣辦案權利,挑選辦案搭檔,削減辦案人員自由裁量權空間,切實履行“服從”與“執行”義務,實行紀委常委辦案負責制,高質量地完成查案辦案本職工作,并實行辦案終身負責制。第二、構建肅貪懲腐評詁體系,建立反腐預警機制。一是對重點的易發系統、崗位、部門廉政建設情況評詁。建立中央、省級反腐預與警管控兩大數據庫,對省、市州盟、市縣旗近二十年反腐重大案件縣市旗和各種網絡舉報情況,實行情報管控上移,收入反腐大數據。如人社局、財政局、審計局、移民局、民政局、殘聯、扶貧辦等。與此同時,要建立網絡舉報和反腐情報收集、梳理,增強治腐懲腐工作的主動性、科學性、高效性。對近二十年被黨紀政紀處分仍在領導崗位的對象重點進行“回頭看”;對其發生腐敗重災縣市(被受過黨紀政法處分的“前科”的黨員領導干部)的進行拉網式“刷臉識別”,看是否存在不收手、不收斂頂風違紀問題,二是對已受黨紀政紀法紀的對象和所在單位黨風廉政和政治生態情況評詁。近二十多年來,腐敗多發、頻發的“重災”單位、崗位進行“回頭式”、“拉網式”評詁。對公共資金項目、公益資金項目(康復資金、捐贈設備、資金)進入肅貪懲腐大數據庫,實時動態監督管控。在換屆人事變動期間,要防止和警惕一些到齡未受到黨紀政紀法紀的貪腐分子對新來單位“一把手”進行人事干預,組織網絡已在政治、經濟利益上結盟圈子的班子成員和中層干部,對本單位清廉的干部或領導干部成員進行立體式“轟炸”和圍剿式“封殺”,一旦發現要嚴肅查處,殺住歪風,及時通報,形成黨紀、政紀、法紀震懾。三是對紀檢監察執紀情況評詁,要防止執紀人員不作為(人情辦案,開放綠燈)、亂作為(打折辦案、敲詐辦案),增強辦案科學管控,壓縮辦案人員執紀裁量空間,更好履責公正執規執紀,對發現執紀違紀紀委監察人員、要及時作出調離等相應處理,嚴肅黨紀,以儆效尤。四是及時發布違規違紀黨員領導干部處理和廉政風險評詁結果。其一,對重災縣、市、旗(人民日報、新華網、央視網等中央主流媒體報道的肅貪懲腐信息源)或重點人進行風險評詁。對曾經發生腐敗重災縣、市、旗進行風險和肅貪懲腐情況進行風險評詁、識別、監管,要對近二十年,民憤最大反應最強烈的貪腐色彩最濃的曾經任過縣市黨政一把手,應不設時限,決非不能逍遙法外,逃避黨紀政紀法紀制裁,應納入重點查處對象。據調研觀察,當下(中、西部內部或不發達地區)個別縣、市、旗機關里,腐敗變味,政治生態不正常,主要有三種人造成所致,一種人曾在鄉鎮進過班子,有一些人長期投機鉆營,善于搞人身依附,拔弄事非,玩弄權術習氣帶進進城縣市(旗)直機關,招致機關干部只琢磨人不琢磨事,相互勾心斗角。另一種人,曾經單位“一把手”司機,虎叫虎威,善于拉拉扯扯;自稱為領導身邊紅人,誰也惹不起,手里抓著單位“一把手”的殺手锏,為所欲為,目無一切,又發財又要官位,一舉多得。最后一種人曾經經商商人,由于高頭上有背景,搖身一變,由商人變成行政機關人。用經商理念經營機關關系,貪得無厭,巴結單位“一把手”,什么好處都得要,一面做經商做生意發財,一面要評先進,要官位、要硬崗位,隨他挑,貪婪之致。因此,建議應納入重點調查和查處對象,成為優化機關政治生態突破口。其二,查處違規違紀案件結果、受聘紀委監察特邀監督員及時曬網。讓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案件發生單位的黨員干部對辦案結果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質疑權和監督權,全面了解化懲處案件結果,進而營造反腐大氣場。長期以來,黨員干部對紀檢案件處理不知情,健全確保黨員干部依規依紀獨立公正行使的外部監督制約機制,對保障黨員干部對紀檢工作享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要認真總結黨員干部監督范圍、監督程序試點和紀檢監督員選任管理方式改革試點經驗做法,在紀委黨風監督員選任方式、監督范圍、監督程序、知情權保障等方面深化改革。實行黨風廉政監督員制度,引入外部監督力量,改變了紀檢機關查辦職務犯罪案件的具體程序和要求,健全了對違規違紀人員的權利保護機制,是對賦予紀檢辦案人員制約機制的重大改革和完善。懲處貪腐分子案件結果,不再是少數人政治專利品,也不是縣市領導及部辦委鄉鎮黨政“一把手”政治待遇,而是廣大黨員干部政治生活必須品。從此以后,反腐案件處理結果公開是常態。對懲處案件要在紀檢等官方網站,發布結果,進入公開的統一網上平臺,并建立網上信息傳送、監督等工作機制,做到讓黨員干部對特別關心的大案要案享有知情權,讓其黨員干部受到黨風黨紀教育,起到警鐘長鳴、常鳴作用,更好發揮黨風黨紀威惙力。
(作者為智庫戰略研究學者)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微信號 環球之音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