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網2016年10月15日新聞:貧困,人類社會一道醒目的傷疤。人類在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向前發展的同時,貧困的夢魘始終如影隨形。古老的東方,中華民族向戰勝貧困發起了沖擊,它已經用30年左右的時間,成功讓7億多人擺脫貧困,如今又向最后5000余萬“鍋底人群”發起脫貧攻堅總決戰。
這是一場創新脫貧理念的生動實踐。
這是一場實現共享發展的偉大創舉。
作為基層的一名黨員干部,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任何時刻都要主動作為、敢于作為的擔當精神,用辛勤與汗水讓老百姓的路子越走越寬、日子越過越紅火。
要做政策宣傳的講解人。要積極采取召開政策宣講會、入戶走訪與群眾面對面交談等形式廣泛宣傳脫貧攻堅政策,提高廣大群眾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增強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要做貧困群眾的知心人。要積極動員各方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整合村組干部、農村致富能手的力量,采取“一對一”或“多對一”的方式“結窮窮”,實現貧困戶幫扶全覆蓋。定期余與貧困戶見面拉家常,如實填寫聯系“幫扶卡”和“精準扶貧收入臺帳”,真正貧困群眾的知心人。
要做脫貧致富的指路人。要積極與貧困村、貧困戶對接,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分析致貧原因,理清脫貧思路,制定幫扶方案,做到一村一幫扶規劃、一戶一幫扶方案,精準滴灌。針對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薄弱的問題,要加大項目資金投入,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針對貧困戶產業發展實際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講解,幫助貧困群眾提高種養殖技術。同時根據企業用工、市場需求、個人意愿情況,精準確定培訓項目,開展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創業技能培訓,使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實現“培養一人、脫貧一戶”。要立足貧困村、貧困戶的資源稟賦和生產條件,充分發揮農戶主體作用,因地制宜發展產業。要充分發揮小額貸款和扶貧互助資金的“造血”作用,積極服務產業發展同時,引導專業合作社、致富能手和精準扶貧戶有機結合,破解資金緊缺難題,實現抱團發展,帶動脫貧。
要做新風引領的帶頭人。要積極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加強感恩教育、法治教育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教育,教育和引導群眾養成好習慣、自強不息、自力更生擺脫貧困。
作者單位:綿陽北川欣悅圖書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