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行甲:精準扶貧中 自強感恩教育要跟上》一文稱,在扶貧過程中,有些貧困戶不懂感恩,反而出現了無理取鬧的心態:“我是窮人我怕誰”、“我是小老百姓我怕誰”、“我掐著你玩”,要求加強對群眾的自強感恩教育。(澎湃新聞 11月08日)
有“網紅縣委書記”之稱的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湖北巴東縣委書記陳行甲,在《精準扶貧中 自強感恩教育要跟上》一文稱在實施脫貧攻堅工作中,個別貧困群眾中出現了等靠要的“惰性”行為,影響了脫貧攻堅的成效,稱要加強對群眾的自強感恩教育,這是為自身在扶貧工作重心失衡開脫責任?
在當前脫貧攻堅工作中,確實個別貧困戶出現了依賴上級單方扶貧的現象,如巴東縣某鄉的一名分散搬遷安置貧困戶,但這與我們在扶貧工作的思路缺位有關,只注重落實扶貧干部的責任,而未發動群眾廣泛參與。
脫貧攻堅成為了干部唱“獨腳戲”。為何個別貧困群眾被好政策養得“渾身不舒服”,因為我們在扶貧工作中開錯了藥方?比如,個別地方召開的會議只是扶貧干部會議,在工作推進中也是機關干部和村社干部在參與,宣傳方式也只是在公路沿線寫上幾戶標語或者網上宣傳,很多群眾只知道有扶貧這么一回事,并不熟悉扶貧政策和相關精神,個別地方甚至在精準識別上也沒有召開群眾會議,讓脫貧攻堅工作失去了群眾基礎,扶貧對象也失去了群眾監督,致使個別貧困群眾認為,扶貧是政府和扶貧干部的事,所以出現了“惰性”。脫貧攻堅是一項群眾性工程。只有發揮群眾力量,才能打贏脫貧攻堅戰,為此在落實扶貧單位和扶貧干部責任中,應綜合施策,在利用網絡等新媒體進行宣傳的同時,仍然要借助傳統的宣傳方式,利用廣播電視會、壩壩會等方式,采取鄉鎮干部講廣播、駐村工作組召開群眾大會、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把扶貧政策、扶貧項目、資金監管權等交給群眾,讓群眾在精準識別、精準幫扶、精準實施等上發揮 主力和監督作用,從而有效解決扶貧工作中出現的“惰性”問題。同時要進一步壓實村兩委的工作責任,讓其主動化解扶貧工作個別群眾出現的等靠要思想,真正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充分利用好政策,主動參與脫貧攻堅,共奔小康路。
只有開對“藥方”,才能調動群眾的積極性。習近平總書記說“脫貧致富貴在立志,只要有志氣、有信心,就沒有邁不過去的坎。”為我們實施脫貧攻堅指明了方向。為此,在實施脫貧攻堅工作中,在落實幫扶單位責任的同時,加大政策宣傳力度,發動群眾廣泛參與,把扶貧與扶志有機結合起來,在解決困難群眾生產生活困難中幫助其樹立致富奔康的信心,通過村社干部和群眾的思想工作和自我監督管理,激發貧困群眾的感恩之心,變困難群眾“要我富”為“我要富”,發揮幫扶外力和群眾內生動力,打贏脫貧攻堅這場人民戰爭。
作者單位:鹽亭縣審計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