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泗陽縣政府食堂對外無門檻開放,農民工們跟縣里的機關干部們一起排隊打飯,然后與干部們坐在一起用餐。這個機關食堂價格實惠,午餐9元就能吃飽吃好,大大方便了附近的民工和居民。(2016年12月13日人民網)
多少年來,我們都在說“為人民服務” “一切為了群眾”,然而,有的人說的是一套,做的又是另外一套,不但沒有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相反還處處損害群眾利益,距群眾于“千里之外”,口頭說的真正落實到行動上顯得是那么艱難。泗陽縣政府的干部們他們并沒有喊什么動聽的口號,但他們擺正了自己“公仆”的位置,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做起,雖然只是方便農民工吃個飯,但正是這些小事,反映出了政府對群眾的真情實意,反映出了干部的為民服務意識。
曾幾何時,群眾找干部辦事是“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政府食堂更不是一般人能進的地方,高高在上的官僚作風,拉大了干部群眾間的距離,使黨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難以落地,使群眾對政府心生疑竇,使改革開放形不成合力。
政府食堂對外開放看似一件小事,其實是干部作風轉變的大事,干部同群眾同桌吃飯,拉近的除了物理距離,還有群眾與干部心的距離。干部群眾在吃飯間互動幾句,帶給群眾的是溫暖和親切,而干部在吃飯時了解到的情況無疑比起那些通過打電話或坐在辦公室找人匯報了解的情況更加真實可靠。
不管是農民工也好,還是當地居民也罷,都能與機關干部們同坐一根凳,同吃一鍋飯,干群關系如此融洽,無疑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強干部作風建設取得的成效。政府食堂對外無門檻開放,此舉不僅便民,更給干部聯系群眾開辟了又一新渠道。
便民利民、服務好群眾不是一時、一事之事。小小一個食堂對外開放就能讓群眾感到如此方便,干群關系就能如此密切,那么在不影響工作的前提下,暑熱天能否讓農民工到辦公大樓走廊乘一下涼?公務車在路上遇到群眾有困難時能否順便捎一段路?政府的空壩子能否讓農民群眾曬一下糧食?如何你是干部,如果你真心想為群眾服務,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鹽亭縣高燈鎮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