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聽一位駐村扶貧的第一書記吐槽:扶貧工作中,各類登記表、調查表、明細表、記錄表雪片般飛來,“5+2”“白加黑”都難招架,最多時一天就填了48份。大量時間、精力耗在紙面上,要為村里做點實事,反倒只能擠時間。(12月11日《人民日報》)
顯然,對于扶貧干部來說,需要做的可不僅僅是讓貧困戶增收這么“單純”的工作,還有一些工作也必須要做。比如各類登記表、調查表、明細表、記錄表……某些表,反應了扶貧干部的工作經驗和工作效果,填一下,利于得出扶貧規律,但還有一些表,實際上就是填給領導看,填給上級部門看的,完全沒必要。
一些領導檢查扶貧工作,還停留在“紙片”上。某些領導下基層檢查扶貧工作,不是到田間地頭看看勞動成果,到貧困戶家里揭鍋蓋看看生活現狀,而是直奔辦公室,看看墻上掛的扶貧表格齊全與否,看看扶貧工作的資料做多不多,顯然,一系列的“表格”式扶貧就是讓扶貧工作流于形式主義。
對于扶貧干部而言,想讓貧困戶增收,不容易,而且工期長,但要讓某些熱衷于看表格的領導滿意,卻有捷徑,有立竿見影的方法,只要用心“杜撰”扶貧資料,把各類登記表、調查表、明細表、記錄表一排排,分門別類裝訂成冊,整整齊齊訂在墻上,讓領導能夠一目了然,心里美滋滋,則扶貧工作就成績斐然。
如此這般,一些扶貧干部就會轉變扶貧工作思路,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用到填表上,用到“做資料”上,而荒廢了讓貧困戶增收的“主業”。
常言道,“小康不小康,關鍵在老鄉?!薄氨砀瘛笔椒鲐?,說白了就是形式主義的扶貧,把扶貧工作當成是做給領導看,做給上級看的,而忽略了貧困戶這個“主角”。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天寒地凍的太行山區,到荒涼偏僻的隴西荒原;從巍峨險峭的大山深處,到透風漏雨的棚戶陋室,習近平多次到我國最貧困、最落后的地區,察真情、看真貧。
總而言之,扶貧工作不是“填表”可以做好的,表填得再漂亮 也是中看不中用,要實現2020年7000余萬人脫貧,要想在脫貧攻堅戰中不落伍,領導干部必須轉變“表格”式扶貧思維,對扶貧干部考核一定要“輕資料,重實績”,扶貧資料、表格盡量少填,甚至不填,少一些花拳繡腿,多一點為貧困戶創收、增收的真功夫,讓扶貧干部全身心投入到扶貧工作中去。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