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包裝”法治是為和諧“添堵”

[ 作者:超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1-03 錄入:16 ]

此前有報道稱,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白腦包鎮一農民李某,為在農閑期間賺些“活兒錢”,想出了收購玉米倒賣的注意。后經人舉報,被有關機關立案偵查。經法院審理:被告人李某違反國家《糧食流通管理條例》的規定,非法經營玉米收購,數額達21萬余元,數量較大,構成非法經營罪。

人們常說,司法是維護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但這些年來,司法不公現象時有發生,引發人們的持續關注。“同案不同判,同罪不同罰”,“前門進后門出”的減刑假釋等問題,一樁樁、一件件都在拷問著司法的公正性。如果守不住這道防線,就會縱容和放大社會不公,阻斷老百姓維護權益的“正道”,造成嚴重的社會問題。正如李某庭審所述,自己為自身的行為后悔不已。他說:我本想收點兒糧食賺點錢,可我不知道收玉米還得辦證,不懂法真是太害人了。

近年來,一些地方政府用材料來“粉飾”政績,為了突出亮點,沒有成效就只能在材料上下功夫,有的材料是以前的總結換裝搖身一變,有的甚至是網上搜的,這樣“拼湊”出來的材料來“刷成績”,只能是形式主義復燃。特別是在依法行政、依法辦事方面,一年當中能與百姓見幾次面,除了“12.4”、節假日等重要節點,基本上看不到干部學法用法的樣子。注意力只是盯著年終的考核評比和資料完善上,這也是當前普遍存在的癥結。對于李某來說,他的初衷只是想在農閑時掙點錢,改善一家人的生活現狀,但是,因為對法律的無知而付出沉痛代價。從小的方面來說,他們家未來兩三年內失去了一個頂梁柱;從大的方面來說,這是全社會法律意識的淡薄,暴漏出干群關系的嚴重不和諧。

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實現基層的全面法治,需要加強黨對地方立法工作的領導,完善黨委對立法中重大問題的決策程序,支持人大更好發揮立法主導作用,推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提高地方立法質量。要全面落實政府權責清單制度,依法履行政府職能,推進依法行政。要深化司法領域各項改革,加強對司法活動的監督,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要實施好“七五”普法,推動全社會形成良好法治氛圍和法治習慣。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民政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午夜久久 | 在线理论三级午夜电影 | 在线成人国产公开视频 | 在线免费午夜国产网站 | 一本在线高清不卡dvd | 亚洲欧美在线看h片6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