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回農村老家探親時,鄉親紛紛向我反映,村主任和村支書很少在村部辦公,“脫崗”現象比較嚴重,村民有個大事小情很難找到,即便是打通了手機,也是輕描淡寫或不耐煩地答復個三言兩語就掛了。
平日,傳達上級精神或布置工作,一般都是習慣于用“大喇叭”廣播一通就算完事了,有時還委托“村兩委”的其他成員“代辦代勞”。由于村支書和村主任整天東奔西跑“滿天飛”,很少與村民 “打照面”,所以被村民稱為“隱形干部”。據村民介紹,村干部“脫崗”不在班,有的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忙個人和自家的“私事”上,加之不在村里居住,一般都在鎮上、縣城或市里購買了樓房,家眷也都搬走了,只是偶爾像走親訪友的客人一樣,開著小車來村部繞一圈、點個卯,看看轉轉又“飛”了。一年到頭,也不組織黨員學習和村民開會。家家戶戶有事大都是“家鼓家擂”、“自行解決”。對此,村民反映強烈又無可奈何。你說,這樣的村官何談服務村民、為村民辦事呢?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建設美麗鄉村、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從廣大農村抓起。村干部是最前沿的組織者、宣傳者、實踐者和指揮者,要徹底破除“漂浮作風”和“村霸勢力”,主動與村民打成一片,做到“零距離”接觸;“心貼心”交流;“面對面”互動;“實打實”服務,盡心竭力為村民辦實事、解難題、促和諧、保穩定。要嚴格自律,堅持吃住在村里,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全力為民,敢于擔當。積極爭當“兩學一做”的帶頭人,帶領村民創業創新謀發展,同心同德本小康!
(寫于5月15日晚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