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江津區嘉平鎮大埡村綜治專干肖元祿在便民服務中心負責收購雞蛋,對村民擔來的雞蛋他來者不拒、全部收下。其收購價格為1元一枚,且一手收貨、一手付錢?!拔矣袃蓚€身份!”肖元祿說,一個身份是村干部,平日就在服務中心工作,另一個身份是“干部經紀人”,負責對全村的130戶蛋雞養殖戶的雞蛋進行兜底收購。服務中心為此還專門騰出一個房間,用于堆放雞蛋。(央視網6月1日)
讀到這則新聞,自然會聯想到之前媒體報道的“扶貧羊”來,不管環境是否適應,不管對象是否適合,反正就用那點扶貧金買羊,送到貧困戶就算萬事大吉,至于這些羊是否能順利成長,銷路如何等等問題,卻毫不過問,結果不但沒能“扶貧”,反而弄得貧上加貧。再回過頭來看看重慶市江津區嘉平鎮大埡村的“干部經紀人”,就不難明白,這“兜底”的脫貧致富,關鍵還在“扶”之后。
作為農村的產業來講,不管是哪一行,“銷路”問題一直困擾著村民。干部們如果對貧困戶一“扶”了之,那“困擾”就將永遠“困擾”。而市場從來不隨干部的意志而轉移,即使用行政手段進行宏觀調控,也只能在一些大的項目上。至于這土雞蛋多少錢一枚,是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的。媒體曾經有過某地菜農200斤生菜賣26元的報道,不但不能致富,反弄得農民欲哭無淚。這就是殘酷的市場!就拿重慶市江津區嘉平鎮大埡村的雞蛋來說,每戶人家又不是大規模,自己聯系銷路不現實,眼看雞蛋價格從每枚1元到0.8元,再到0.5元,百姓真的太無語。此時此刻,正是基層干部發揮作用的時候。
按常理說,這雞蛋價格偏低,與干部確實沒有多大關系;但群眾能否脫貧,就事關干部責任了。怎么辦?干部如果是千萬億萬的大富豪,直接給百姓發錢就是,還養什么雞?況且真能那樣,也不是真“脫貧”。自己出錢按下跌前的價格把雞蛋“兜底”收購,就有大虧本的風險。這樣,“干部經紀人”就應運而生了。何謂“經紀人”?本指為買賣雙方介紹交易以獲取傭金的中間商人。而像綜治專干肖元祿這樣的“干部經紀人”,不但收不到“傭金”,還得為少虧一點本錢而學習有關市場營銷知識,還得動用所有能動用的關系,最終還極有可能做了虧本生意。
“沒有斬龍劍,不敢下東海;不是打虎手,不敢進深山”,這雖是那些跑江湖者自夸的話,但其中卻蘊含著哲理。沒有“經紀人”的本事,要當好這“干部經紀人”就難上加難。雞蛋、蔬菜等都不比別的,積壓時間不能太長。因此這“兜底”收購的雞蛋就是“干部經紀人”最大的壓力。有了壓力就有了動力,在這樣的“倒逼”下,不去學習本事都不行。筆者所知的一些地方,以前“要致富,栽桑樹”之類的口號滿天飛,干部引進了桑樹苗、葛根苗等,但一種下去就再不過問,導致百姓徒勞、干部無功。倘若這“干部經紀人”制度執行起來,還有那么多的無奈嗎?
在這場脫貧攻堅戰中,“最后一公里”尤為重要,正如重慶市江津區嘉平鎮大埡村的“雞蛋”,一旦出現暫時的低谷,群眾連母雞都全殺了,項目打了水漂不說,“返貧”現象就會加劇。嚴峻的形勢,倒逼基層干部們不能只當單純的干部,而要在素質上追求多元化,成為集指揮、管理,甚至營銷、策劃于一體的“多面手”,才能為脫貧致富鋪路搭橋,在“最后一公里”成就應有的輝煌!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